广外巡礼

  • 语言工程与计算实验室

    <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工程与计算实验室是于2013年12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也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一个省级文科重点实验室。2014年6月,语言工程与计算实验室正式挂牌启动。2014年12月,语言工程与计算实验室被批准为广东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

    2016年04期 v.27;No.106 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外国文学研究

  • 虚构作品的秘密生活

    丽萨·詹塞恩;邱小轻;

    发展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孩子的词汇量与他们的"思维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虚构作品对读者的思维理论提出了各种要求,阅读虚构作品构筑了一条通往丰富词汇量的康庄大道,对学生的整体学业表现具有长期有利的影响。虚构思维阅读强化了我们日常社交活动所呈现的思维阅读的某些模式,比如,三层套叠式思维状况内在于虚构作品中,在阅读体验中无处不在,文学文本总是比信息文本在更高层面的套叠中运作。如果少教虚构作品,那么只有那些受到父母鼓励而大量阅读虚构作品的学生仍然可以做到学业出色;其他学生则没有这么幸运,他们最终的词汇量会比较少,成绩也比较差。

    2016年04期 v.27;No.106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文本世界话语世界与第一人称短篇叙事的阐释空间

    唐伟胜;龙艳霞;

    在很多第一人称短篇叙事中,读者至少可以建构三个世界:首先读者将零参照点投射到两个层次的文本世界,即作为行动者(enactor)的"我"的世界(enactor-I world)以及作为叙事者(narrator)的"我"的世界(narrator-I world),最后读者将零参照点转移回到"此时此地"的话语世界。这三个世界既可以被表征为统一体,也可以被表征为各自分离,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第一人称叙事。雷蒙·卡佛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尤多拉·威尔蒂的《我为什么住邮局》及爱伦·坡的《一桶白葡萄酒》三个第一人称叙事文本都(或明或暗地)鼓励读者将零参照点投射到"叙事者-我"的世界,并识别该世界与"行动者-我"及话语世界之间的各种反讽距离,从而极大提升了这些短篇叙事的阐释空间,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作品成为经典短篇的原因之一。

    2016年04期 v.27;No.106 12-1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弗里曼的认知诗学思想

    赵秀凤;赵晓囡;

    对于认知诗学的哲学基础、学术使命、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学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内主要聚焦于以Stockwell为首的欧洲认知诗学学派的观点和实践,很少关注其他学派。玛格丽特·弗里曼(Margaret Freeman)是美国认知诗学的领军人物,对认知诗学的上述基本问题,有独到的认识和主张。她的认知诗学思想比欧洲学派更包容开放,更注重文学交流的审美和情感体验维度,更强调认知诗学的"诗学"定位,她构建的诗学象似性理论直指更为根本的学术命题——艺术与认知心智之间的关系问题。她倚重维科感性科学观提出的认知诗学方法论,从哲学的高度为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辩护,强调正视研究对象的人文属性,避免进入笛卡尔科学方法误区。弗里曼的认知诗学思想加深了我们对认知诗学乃至人文科学基本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2016年04期 v.27;No.106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经济与管理

  •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转基因棉种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陈龙江;王梅;

    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为分析框架,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政府等方面,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转基因棉种市场竞争力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转基因棉种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主要受市场需求、政府政策、要素条件和同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为保持中国转基因棉种的竞争优势,未来应继续维护自由和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通过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流动等政策鼓励支持中国转基因棉种企业加大科研经费和人才投入,并开拓国外市场。

    2016年04期 v.27;No.106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广东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协同性研究

    张建武;高怡冰;李楠;何飞帆;

    采用就业弹性的概念工具,分析广东总体就业弹性、产业就业弹性和地区就业弹性的变化特征,认为广东的总体就业弹性不高,粤东西北就业弹性远低于珠三角以及全省的平均水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已经严重拉低了全省的就业弹性,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带来了严重挑战。为检验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建立就业需求方程,构建面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经济增量与就业呈现正相关关系,而资本存量与就业呈现负相关关系,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广东经济增长具有就业集聚效应、就业转移效应和就业分化效应。

    2016年04期 v.27;No.106 39-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南太平洋岛国经济运行轨迹分析(2004-2013)

    叶芳;吴高峰;

    近十年,南太平洋各岛国经济运行起伏波动较大,具体表现为经济规模小,经济增长持续疲软,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收入成为国家的主要收入,在对外贸易中进口远远大于出口,这主要受金融危机以及岛国内生问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未来南太平洋岛国经济难以在短时间有大增长,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与区外国家的合作成为走出困局的主要措施,中国也应加强与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合作关系。

    2016年04期 v.27;No.106 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言语行为含意与转喻模式构建机制研究

    梁燕华;陈珍玉;

    Panther和Thornburg等人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为间接言语行为构建和语用推理提供了新视角。基于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对言语交际中会话者间接言语行为构建及推理进行探讨具有重大意义。转喻是语用推理成功的"给养",事态场境的各部分都可以转喻性地代替或指向整个事态场境;不同事态场境部分具有不同程度转喻连接力度;转喻连接力度的强弱可造成会话者对言语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理解:完全理解、部分理解和误解。

    2016年04期 v.27;No.106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英语写作同伴评价准确性和自我修改差异研究

    辛声;

    通过一项同伴评阅和修改实验,量化对比高水平和低水平学生评价准确性和自我修改差异。研究发现:相比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不甚准确且区分度不高,高低水平组差异不显著,高水平组对语言形式的判断更为准确。自我修改数据表明:高水平学生更注重语言形式的表层修改,而低水平学生的意义修改量更大。研究结果为有效开展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和差别化指导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教学建议。

    2016年04期 v.27;No.106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可不”的词汇化

    陈佳佳;

    副词"可不"的词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至六朝,"可+不"常以线性序列共现在反问句、感叹句中;唐五代,"可不"处于词汇化过渡阶段;两宋时期,"可不"词汇化完成,作副词用;明清,"可不"词汇化发展成熟,用例较多,用法带有较强口语色彩。现代汉语里,副词"可不"的"岂不、难道不"义仅在少数方言中留存,通常单用,用于表附和、赞同对方的话,相当于"可不是"。

    2016年04期 v.27;No.106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翻译学

  • 口译教学的“广外模式”——首届全国高校口译教学研讨会综述

    詹成;

    首届全国英语口译教学研讨会于2016年1月9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会上,国家级教学团队——广外"英语口译系列课程"团队正式提出口译教学的"广外模式"。该模式基于广外口译教研团队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有较为先进的理念支撑,并形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可供中国院校口译教学借鉴。

    2016年04期 v.27;No.106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论翻译学人才培养——第三届中国翻译学博士论坛综述

    郭薇;

    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翻译》编辑部、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翻译学博士论坛于2015年11月14-15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功召开。论坛以专家主旨发言、博士生模拟答辩、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博士生圆桌会议等形式开展,主要探讨了翻译学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及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写作等问题。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此类论坛为翻译学博士生与博士生导师的交流与研讨提供了绝佳平台,有利于翻译学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

    2016年04期 v.27;No.106 83-8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实践哲学参照下文本意义翻译的多维向度——以严复译著为例

    李广荣;

    文本意义与文本意义的存在具有不同维度的解读指向。引入实践哲学于严复翻译研究中,以社会性与历史性为基点廓清翻译实践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将翻译研究者从文本意义圈定的观念文本世界走向文本意义的存在筑就的现实文本世界,为把握严复译著在晚清社会重建的知识结构与价值诉求提供终极性的实践支撑。

    2016年04期 v.27;No.106 8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三国演义》邓罗英译本:情景语境改写的功能与大众接受

    张焰明;

    《三国演义》的邓罗英译本偏向于诗性翻译,在译本的多个层面上进行改写,尤其是情景语境的改写。这些情景语境的改写的主要功能表现在生动、易读、突显和入景,旨在顺应译语环境,易于大众读者接受。这种改写实践告诉我们:中华典籍外译传播应改变单一方式而采用多元方式,在这些外译方式中,情景语境的改写大有可为。

    2016年04期 v.27;No.106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外语教育研究

  • 英语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应用——以医药院校为例

    王黎;

    在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医学主题,选择患病作家或医生作家的文学作品对教材进行选编补充,利用文学文本所具有的情境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点,以情感体验为教学导向,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医学知识储备进行跨学科解读。这有助于医学生体验文学情境中的恐惧、痛苦、生命、尊严等情感概念,创设有关医学情境、伦理判断与价值反思的机会,检视文学作品中有关疾病呈现的不合理处,重视文学文本的病历书写功能,动态深入地了解疾病及其影响,以形成客观科学的病理认知和疾病诊断,进而产生现实的社会疗救功能。

    2016年04期 v.27;No.106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基于活动理论的西方文化课程多元识读教学模型建构

    陆璐;

    多元识读教学模型以活动理论为框架,结合多模态教学法而建构而成。就理论而言,该模型的设计遵循了文化学习的社会认知过程,强调通过运用多渠道、多手段教学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教学而言,该模型的教学设计范例展现了活动进程的动态性、意识与活动的统一性、以及文化观点的多元性等特点。其研究结果对外语教师的教学设计具有启示意义。

    2016年04期 v.27;No.106 112-117+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哲学与文化

  • 存在论转向下的“母题”概念探析

    徐磊;

    源自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的经典概念——"母题"被广泛运用于诸多研究领域,但其界定与划分标准至今仍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且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多陷于认识论的"寻真"困境。学术界在由认识论向存在论转向的背景之下,急需在尊重人与人以及周围世界之间的主体间性,坚持"我与你"对话的态度的基础上,对母题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使母题成为"我与你"相遇,并就"你"的叙事世界、精神世界进行对话的方法入口。

    2016年04期 v.27;No.106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离散语境下的文化身份认同——以《断背山》中的埃尼斯为例

    陈倩;

    主流文化主导下不同文化各自发声,吸引了学者们将更多关注点转向边缘文化,其中离散问题以及在离散语境下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成了热点。电影作为文化表征的重要媒介之一,对于反映社会现状起着重要作用。以李安的《断背山》为例,探讨在离散语境下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揭示文化身份的异质性与开放性,旨在说明边缘文化身份通过可与主流文化身份的杂交与协商来为个人发声,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

    2016年04期 v.27;No.106 124-12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高等教育研究

  • 广东省高校R&D活动特征分析及创新发展建议

    姚妍晶;阳爱民;

    R&D活动是衡量高校科学研究实力的重要指标。基于广东省高校科技统计数据,从R&D活动人力资源数量与结构、R&D经费投入、R&D项目投入以及R&D成果四个方面对R&D活动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创新发展建议。

    2016年04期 v.27;No.106 130-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 关于HR转型升级的研究:精细化管理时代的到来

    陈国海;

    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从粗放式管理到规范化管理,再到精细化管理的发展阶段,其中精细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是HR转型升级的必然走向。由此,首先对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概念与特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实施适应性管理、引导性管理和创新性管理的应对策略。

    2016年04期 v.27;No.106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 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实证检验

    刘继森;林培斌;

    基于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时间序列数据,将服务进口细分为生产性服务贸易与非生产性服务贸易,进一步将生产性服务贸易细分为传统型、信息技术型、金融型、其他四类,分别考察了它们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从质的角度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服务贸易进口中只有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传统型、信息技术型、金融服务型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有积极作用,其他服务进口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并不明显。在质的角度,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是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驱动力。

    2016年04期 v.27;No.106 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

访问量:56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