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从社会转型角度探讨了社会治理的地位、作用、标志和特征。而后探讨了转型期社会治理的历史走向,认为社会治理任务因社会转型而趋向繁重,社会治理模式因社会转型而趋向多元。最后探讨了转型期社会治理的现实应对,即探讨了社会治理如何应对转型期出现的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精神虚脱、权力腐败等社会问题。
乡政村治作为乡村治理模式在中国的长期实践,一方面为推进村庄治理的完善提供了丰富的检验,另一方面当前广大农村基层治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治理模式,要求政府部门要切实创新基层农村社会治理形式,以适应当前农村变革的要求。村政组治模式作为以"乡(镇)—村—组"三级权力平台运行的村庄治理结构形式,打破了传统乡政村治模式的"乡(镇)—村"二级权力平台运行的治理结构,是对现有村庄组织资源集聚与村组社会资本重构的过程,也是完善当前村政组织资源配置机制的有效途径,因此,村政组治模式可以作为从乡政村治到村政组治转型的一个解释性框架。
传统上,促进社会福利的主要途径有社会慈善活动、社会工作和社会行政管理。这些途径往往因为需要消耗经济资源,所以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依赖性。作为一种新的视角,社会发展强调融合市场、社区和国家的力量,促成与经济政策密切融合的社会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从而提高整体人口的社会福利。
本文基于1980年至2012年的数据对中、印两国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数值进行估算,运用产出分解模型将这段时期内的中、印经济增长率分解为物质资本增长率、人力资本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分阶段探究两国每个阶段上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其产出贡献率。文章还根据分解结果结合两国国情,对未来中、印的经济增长进行了预测,并针对新形势下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农田水利是一个系统工程,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要发挥应有的灌溉作用,必须依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近十多年来,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并投入大量资金。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存在建设资金不足、使用与管护脱节等问题,抗灾减灾能力薄弱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与管护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相互关系,优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与管护机制,才能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所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跨越式发展,证券经纪业务转型问题日渐凸出,国内学者对证券经纪业务转型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文章按照转型理论、转型动因、转型方向和转型战略策略对国内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炼核心思想,以期对当前证券经纪业务转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由于汉语反问句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相当的高,所以汉语反问句一直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重点,然而由于汉语反问句本身的特点及汉语反问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反问句又成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本文以西班牙语反问句和汉语反问句的比较为基础,通过分析二者的相似及差异,对西班牙语使用者在习得汉语反问句时提出应有的策略。
本文运用Range软件对简·奥斯汀的6部主题相关影片和随机选取的6部主题不相关影片录音原文进行统计,以考察词汇重现规律以及看电影伴随性习得词汇的可能性。结果显示:1)主题相关影片含有较少类符和词族;2)虽然在4000-14000等级两组影片中出现10次或10次以上低频词的百分比一样,但是在主题相关影片中出现1次的低频词的百分比和主题不相关影片相比低4%。以上结果表明观看主题相关影片比观看主题不相关影片学习词汇的可能性更大。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开始在多个领域对兼有语法的生成能力与词汇的指称含义的语言形式—语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教学法等。我国学者也在二语语块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对语块的界定、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英汉语块的对比研究等方面还有待深入,尤其在语块存储及产出的心理机制和语块教学的实际应用方面还有极大的研究空间。
英语的全球化对世界语言生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中国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尤为突出。本文分析"语言工具论"在中国盛行与这些负面影响的关系,指出"语言工具论"的片面性,提出应该正确地理解语言本质及其工具功能,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态,维持语言生态平衡。
美国剧作家莉莲·海尔曼戏剧《儿童时代》、《小狐狸》、《丛林深处》和《阁楼玩偶》等,作为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前奏,关注女性在面临异性恋制度、婚姻制度和母职制度等父权禁锢时的抗争,展现了海尔曼对父权制度下女性主体性建构的构想。同时,海尔曼笔下获得独立自我的女性却仍然深陷孤独,体现了海尔曼对于建构完整和谐女性主体性深感迷茫。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幽默风格"集中探讨小说中的两种幽默特征,即其边疆幽默风格和对经典莎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仿。边疆幽默盛行于内战前美国西部开拓时期,即1830年到1860年之间,吐温为其最重要的传承者。在19世纪,莎士比亚戏剧表演风靡全美,堪称雅俗共赏,因此有了小说中两个江湖骗子用莎剧表演忽悠小镇居民钱财的荒诞故事。吐温名著之所以至今仍然颠倒众生,皆因其幽默蕴含明确道德指向。
中国古代道家儒家存在—人本思想源远流长,与西方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有许多异同之处。本文通过分析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关系,阐明道家儒家存在—人本思想及形成过程,使人们在了解中国与西方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的根源的基础之上,在汲取西方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长处的同时,揭示两者的学术关系,从而体现中国文化更深刻的内涵和价值,引发当下"以人为本"思想的强烈共鸣,并分别从文化传承、思想感召、心理咨询与治疗和社会和谐的角度探寻道家儒家存在—人本思想的可资借鉴的现实意义,给人以启迪和思辨。
英译汉由重形转换为重意,汉语多能曲尽英意,颇为得力;汉译英由重意转为重形,英语往往力拙,舍弃较多。本文提出,有两大原因导致了汉译英的舍多于英译汉:一是汉语语义单位由字构成,意之密度大于由词构成的英语语义单位;二是汉语的兼容性大于英语,接受异域文化的机制更灵活。这两大语言因素与意识形态一样,对翻译的取舍都起有关键作用。有鉴于此,本文提出,操控翻译之力是一种由各种因素融合而成的合力。
不同历史时期,汉民族与不同的异族接触(包括冲突)产生语源及语用领域各异的汉语外来词。狭义而言的外来词仅指以音译手段进入汉语的外来词汇;广义上则将以音译和意译手段引进的词汇均视作外来词,即包括纯音译词、混合音译词、意译词和借形词等几类。汉外民族接触不同,汉语吸收来的外来词也因此呈现不同的语源与特征,这与史上的几次翻译活动频繁的"翻译潮"相呼应。汉语外来词从其生成与演化过程也可看一些译介特征。汉语外来词丰富了汉语词汇,促进了汉语的语义发展与造词功能。
视觉化训练法被认为是促进口译能力发展的有效方法,也在我国高校口译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探讨视觉化训练对学员口译能力提升的效应。在考察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开展了一项针对交替传译课程学员的小型实验,实验组接受为期十周的视觉化训练,而对照组不接受此训练。经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初步发现实验组在口译测试中的平均成绩要比对照组好,显示视觉化训练对口译学员信息产出能力的提高有积极效应。具体而言,视觉化训练对口译学员口译的信息点和信息连贯性两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而对口译信息的准确性并未体现效应。
《密妥士贸易报》作为鸦片战争后中国最早出现的现代化商业性中文周报,被现当代研究者所忽略。谷长岭教授和叶凤美教授在题为"发现最早的现代中文周报——《蜜妥士贸易报》"的文章中对《密妥士贸易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而《密妥士贸易报》的出版信息及其内容与特征、被当代学界"遗忘"的原因、在中国近代报业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进而对在华外报与中国近代报刊研究、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提供些许借鉴。
尽管中国的报业雏形在唐代已经初见端倪,但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新闻业却是伴随着清末民初西方殖民主义的经济、文化扩张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的。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民国报人因而具有了特殊的跨中西文化特质。本文拟就其历史成因进行分析。
在我国社会和传媒的双重转型进程中,政府、媒体和公众对新闻发言人这一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从而使新闻发言人面临作为政府代言人与公民知情权维护者之间的角色冲突,作为信息控制者与信息发布者之间的角色冲突,以及作为新闻人与政府人之间的角色冲突。制度建设、媒介生态和法律法规等因素是造成其角色冲突的主要原因。在新媒介环境与现代民主政治诉求下,从专业化建设、法规完善及评定机制方面可以探寻调试新闻发言人角色冲突的可能路径。
当前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模式转型是提升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而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然而由于我国的经济改革与政治体制转型是一种危机倒逼型的发展模式,其制度框架无法事先给定,决策者的目标函数也带有较大不确定性,使得既有体制改革路径具有较为明显的不稳定性和发散性,在体制转型和利益协调等方面出现日趋严重的制度供给不足和高水平需求陷阱。而财权与事权分开的政府治理格局、基层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更是导致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结构陷入脆弱性困境的重要根源。原生性的制度设计导致政府权力容易过度扩张,市场边界容易受到侵蚀与挤压,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由于路径锁定效应使得政府成为社会矛盾焦点的风险大幅度上升,在未来推进市场化改革与体制转型的具体制度设计中需要加强战略风险管理,现有政府治理模式亟需加快功能转型与战略演进。
我国现行的养老服务体系在运行的公平性、效率性以及可及性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特别是导致了整个体系运行成本上升以及效率的降低,成为了政府养老保障体制改革考虑的重点。随机边界分析(S FA)被用来估计广东现行养老服务体系的成本方程以及对养老服务体系的运作效率的分析。导致养老服务效率低下的可能因素都与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机构的补偿方式有关。现阶段,政府必须主导养老保障,其责任在于引导养老服务体系走"有管理的市场化"道路。
运用古籍电子全文数据库可弥补原典研究的不足,是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创新的基础。史料电子全文数据库,为政治思想史研究借鉴实验哲学方法创造了条件;政治学定量分析的统计方法,可以借助上述数据库得以运用和创新;文本中心主义和语境主义方法、史学实证方法、年鉴学派方法、新社会文化史方法在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创新运用,都可以通过利用和发掘上述数据库的功能来实现。
村落的形成是建筑在地方宗族的基础上的,因此它一般表现为族内自治。四会三村的例子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有效说明。由于地方的税收、国家的安全保障,村落形成后,国家对村落进行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干预和管治,通过分析论证,国家通过地方宗族,实施有限干预,保持村落自治的传统是国家实现对地方管治的有效途径。
<正>创新发展中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设立于2004年,前身为社会科学系。学院下设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应用心理、社会工作4个系,政治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研究所、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研究中心、文化管理
<正>~~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