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大巡礼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服务的离岸外包代表着全球生产活动转移的新潮流。大力发展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是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培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大学往往是一个产业兴起与发展的"实验室"、"孵化器"和"助推器"。为了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探索科研体制的改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于2009年成立了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RIISO)践行

    2012年01期 v.23;No.79 1+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学术论坛[31]服务外包研究

  • 广东科技服务外包供需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

    孙晓琴;吕冠超;

    本文旨在对珠江三角洲六城市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出发,理清广东科技服务外包的供需状况,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调查结果表明,总体来说,广东科技服务需求不足,传统科技服务供给难以满足社会需要,高层次科技服务供给内置化于制造业的特点较为明显。因此,广东应实施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双升级"工程;鼓励制造业企业实行主辅分离;打造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供需对接平台;扶持行业协会建设,塑造科技服务品牌。

    2012年01期 v.23;No.79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促进广东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基于知识流程外包视角

    易行健;闫振坤;

    知识流程外包为广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本文从知识流程外包的产生背景及概念界定出发,结合广东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承接KPO与广东发展科技服务业的联动机制及表现领域,并提出未来承接知识流程外包促进广东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2年01期 v.23;No.79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 科技服务业促进珠三角块状经济升级研究——基于服务外包的视角

    魏作磊;

    创新能力不足是珠三角块状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核心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构成珠三角块状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是促进珠三角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一个强大的科技服务平台。本文借助KPO理论,提出了通过发展KPO带动中小企业创新进而促进珠三角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2012年01期 v.23;No.79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 研发外包中的“囚徒困境”问题

    雷小清;

    知识信息共享和密切合作是研发外包的内在要求,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合作各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使,研发外包面临逆向选择风险、知识产权风险、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阻碍了知识共享和合作,导致研发外包陷入"囚徒困境"的低效状态。本文探讨了研发外包中"囚徒困境"的产生机制和原因,并提出了突破"囚徒困境"的策略。

    2012年01期 v.23;No.79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企业工作环境中的语言研究

    郑立华;叶剑如;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语言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角色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然而,纵观语言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语言学,包括社会语言学,长期以来忽视对与工作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的研究,工作环境中的语言是一个被语言学家遗忘的角落。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把工作环境中的语言纳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时,如果我们不突破现有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框框,我们将无从下手。反过来,研究工作环境中的语言将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现有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新的研究对象带来的新的问题,为语言学理论的更新与发展添砖加瓦。

    2012年01期 v.23;No.79 24-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 隐喻动态加工过程及优化原则构拟

    李美霞;韩甲祥;

    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和图式理论为基础,试图构拟语篇理解中的隐喻动态加工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构拟的效度及信度。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本文所构拟的隐喻动态加工过程是合理的;(2)隐喻动态加工过程中有六条优化原则在运作。

    2012年01期 v.23;No.79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8K]
  • 元语用话语意义表征与意图表达的语用学分析

    刘平;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考察元语用话语在意义表征和意图表达方面的独特特征,旨在了解元语用话语的使用所体现的语言、认知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元语用话语的程式化特征体现语言对程式化生活方式的表征和描述功能;元语用话语对言语行为施事意图的明示和施事语力的调节体现语言对意图表达的调节功能。因此,本文认为元语用话语的意义表征和意图表达体现语言、认知与世界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2012年01期 v.23;No.79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经济与管理

  • 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的困境与对策——基于中国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比较研究

    卢万青;罗清洋;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环境压力的增强,要求我们寻找一个新的增长点。"产业集群升级"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必然路径选择,但中国在近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并没有顺利实现升级。本文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出发,通过中国和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的比较研究发现:从内生因素来看,当前中国的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以及企业融资渠道不合理是当前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阻力;从外生因素来看,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制度约束以及国际生产分工格局的转移尚不明显也是制约产业集群升级的三个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政策建议。

    2012年01期 v.23;No.79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 食品市场监管与违规博弈分析

    马飞雄;

    本文通过对食品市场监管与违规的博弈分析表明:市场参与者(生产者)是否违规,取决于违规获利的大小与违规被查出的损失大小比较,即被处罚的力度越大,市场参与者(生产者)违规的概率越小。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食品市场监管者对违规事件的查处结果具有示范效应。市场参与者(生产者)通过观察监管者对过去违规事件的查处结果信息,不断修正其对监管者信誉的判断,并推测其对未来违规事件的查处方式,据以做出是否违规的决策,这存在一种学习机制。

    2012年01期 v.23;No.79 43-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 美国拟征收碳关税对广东出口的影响:实证评估及政策含义

    陈龙江;韩光道;

    美国拟从2020年开始对中国等国出口产品征收惩罚性的碳关税,广东出口因此面临潜在的负面冲击。基于30/60/85美元/吨CO2的碳关税情境,实证评估美国拟征碳关税对广东22种产品出口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碳关税对广东出口将有较大的负面冲击,但是影响程度因产品类别不同存在很大差异。具体而言,煤、原油等产品受冲击较大,而水泥、纺织材料等产品受冲击相对较小。结果同时表明,并非所有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出口会受到严重冲击,相反,一些非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却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揭示出碳关税对出口的冲击并非完全取决于碳排放强度。文章最后从四个方面揭示其中的政策含义。

    2012年01期 v.23;No.79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5K]

法律与外交

  • 俄罗斯联邦技术秘密保护之嬗变:以立法演进为视角

    淡修安;张建文;

    在俄罗斯知识产权立法的法典化的过程中,在技术秘密的法律保护领域中,没有实现完全的法典化,而是保留民法典(第四部分)和单行法(《商业秘密法》)的二元调整特点,但是与以往的民法典仅规定一般调整,而单行法进行具体调整的格局不同,形成了单行法仅对商业秘密制度进行一般调整,而民法典对技术秘密进行具体调整的新二元体制格局。

    2012年01期 v.23;No.79 52-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词典学研究

  • 英语搭配习得研究对英语学习词典编纂的启示

    李茜;

    语言交际中词汇搭配的正确使用是保证语言流利度和地道性的关键之一。搭配习得研究表明,即使是高水平的学习者也会出现搭配使用错误。搭配问题一直被传统英语学习词典所忽略。本文总结了二语习得领域有关词汇搭配习得的发现,同时评述了词典研究领域对词典使用和搭配习得的最新研究。本文发现,尽管词典编纂者付出种种努力来处理词典中的搭配信息,但大多数词典使用者却忽略了这一部分的信息,以致词典未能真正帮助学习者习得搭配知识。基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原理,本文就如何提高词典搭配信息的被关注度和查阅率、如何保持被查阅的搭配信息的长期记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2012年01期 v.23;No.7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 英语学习词典文化信息多维处理模式探究

    伍萍;

    本研究在激活—扩散词汇认知模型理论基础上,尝试性地针对英语学习词典的文化信息编纂问题提出了文化信息多维处理模式,对如何将英语文化信息有效地整合到英语学习词典中去做了一次探究。

    2012年01期 v.23;No.79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文学与文化

  • 人文学视野下的玄言诗研究

    何光顺;

    从人文学的贯通性视野看,玄言诗在中国文学的历史脉络中当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玄言诗的独特思维方式当更能体现中国人文之特性,玄言诗作家蹈虚务玄的超越精神也当能弥补中国人文过于务实之蔽,玄言诗世界的多维性也颇能体现文学现象背后的人文学语境,玄言诗与它种诗体关联性的分析,也可见出人文学方法的实际运用。传统的玄言诗研究成果在更融通的人文学视野观照下,就难免显出其琐碎、窄陋,从而有待更深层的整合和突破。

    2012年01期 v.23;No.79 67-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 《秀拉》与黑色幽默

    周静琼;

    黑色幽默是一种文体,反讽是其常用的技巧。黑色幽默是草根的武器,权势是黑色幽默的靶子。在《秀拉》中,莫里森采用反讽,嘲讽种族主义者设定的美国黑人刻板形象,条分缕析地抨击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希望。幽默不但令黑人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而且挑战美国官方历史的宏大叙事,更为美国幽默增添了多元视角。

    2012年01期 v.23;No.79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 论海丝特宽容人生的伦理价值

    罗长斌;刘岭峰;

    19世纪的世界是个贡献道德教诲作品的世纪,作为道德家的霍桑给后人留下经典的《红字》是这类作品中最优秀的佳品。道德是人类社会的核心支柱,亦是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本文用伦理批评的角度评论重新挖掘出作家道德观的价值所在,并详细分析作品人物的道德观向善或向恶的转化过程。因此,海丝特等人的人生过程反映出了福祸相依,善恶有报的天理。

    2012年01期 v.23;No.79 77-8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新闻与编辑

  • 被建构的视觉——新闻摄影中的阶层形象分析

    李海琳;

    新闻摄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本文针对新闻摄影对于阶层形象构建的作用以及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抽取《南方都市报》2003-2005年的新闻摄影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新闻摄影所呈现的阶层形象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南方都市报》新闻摄影存在明显的阶层构建作用,除了对社会中上层权威、精英形象的强化和宣传报道外,更突出表现为对社会中下层边缘形象和负面品质的娱乐化报道。

    2012年01期 v.23;No.79 81-8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外语教育研究

  •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

    何勇斌;

    在构建适用时代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网络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Blackboard教育软件是当今全球应用范围最广泛的教育软件之一,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利用Blackboard平台辅助英语教学,探索利用网络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此来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果。本文基于高校英语专业的特点,探讨如何利用利用Blackboard平台辅助英语教学。文章指出,Blackboard这样的教学平台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共享、沟通交流、合作学习的空间,只要教师创新思想,实现平台的本土化、实用化、个性化,就能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势,做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相互补充,促进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2012年01期 v.23;No.79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 中国日语学习者待遇表现误用分析

    孙子涵;

    日语的待遇表现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一大难点,因为汉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用法。待遇表现的用法非常微妙,所反映的人物关系、动作方向,较汉语复杂得多。作为一种反映人际关系的语言表达形式,待遇表现如果在该使用的地方没有使用,或者错误地使用,对于相关者来讲都不礼貌。本文通过对部分中国日语学习者进行调查,提出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从方向性、视点、人际关系、恩惠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2012年01期 v.23;No.79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从社会需求视角审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现状和方向——对广东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现状调查结果的思考

    吴思乐;

    社会对某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评价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该专业学科发展的现状和高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综合水平。笔者不久前主持完成了一项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方面课题的研究。研究发现了一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社会需求方面的、带有趋向性的问题。文章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探讨如何从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引导和调整高职商务英语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相关问题。

    2012年01期 v.23;No.79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高等教育研究

  • 试论地方高校教师能力素质发展体系的构建

    任伟宁;王颖;

    本文运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米兰关于能力素质的模型理论,从我国地方高校发展战略出发,结合学校特色发展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要求,分析、确定了地方高校教师的能力素质,建立了不同层次岗位教师能力素质模型。文中提出了构建由校园文化倡导、设置绩效目标、制定评估标准、搭建培养平台"四环节"有机结合的教师能力素质发展体系的建议,并通过分层次、多元化、多模式的培养平台为教师发展提供支持。

    2012年01期 v.23;No.79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 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信念研究

    朱秀全;

    本研究主要是用Horwitz的BALLI量表调查151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信念及其框架结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既有现实的、积极的、对学习有帮助的英语学习信念,这些信念会促进英语学习;但他们也有不现实的、消极的、对学习起阻碍作用的信念,这些信念可能导致挫折和焦虑。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的英语学习信念框架结构与其它相关研究的外语学习信念结构不一样,进一步支持了Yang(1992)不同群体的外语学习信念有着不同的框架结构的观点。

    2012年01期 v.23;No.79 105-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 内容依托框架下的英美文学教学认知转向研究

    李雪梅;常俊跃;

    认知诗学是研究文学作品的阅读为主要任务的新兴学科,它认为文学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文学的心智活动就是日常的心智活动,具有普遍性。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英美文学内容依托教学改革,从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辨能力出发,取消文学史+选读的教学模式,以文学阅读为中心编写教材,注重学生的认知阅读体验,聚焦阅读的心智过程,实现英美文学教学的认知转向。此项研究对改革我国当前的课程建设理念、构建我国英语专业未来的课程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2012年01期 v.23;No.79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

访问量:57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