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肖四新,1965年9月生,湖北天门人。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本土化,经历了一个从侧重"解构"到强调"建构"的过程。郑敏的解构诗学着眼于语言与传统、意识形态与文化选择、西方中心论与中西二元对立等问题,试图运用解构方法来解构"现代"、重构"传统",探索后现代语境下汉语文化重构的可能。
新时期文学的一些作品曾经按照存在主义哲学和文论来理解和阐释,但它们与道家哲学、文化之间的深层联系也是不可否认和回避的。虽然目前学界很少从道家哲学、文化角度来理解和阐释它们,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重新发掘它们与存在主义、道家的双向会通之处。从"在世操心"、"情绪体验"、"沉沦与异化"三个层面,我们体认到海德格尔与老庄在生存论上存在着一种契合关系,具有互阐的可能性,这对发展丰富多彩的中国当代文学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以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讨论新时期女性主义理论进入中国时的具体语境;女性主义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具体应用;被冠以"女性主义者"的女作家对女性主义的态度来呈现学界借用女性主义理论的局限。
本文从空间经济与自然结构的分析入手,对广东"双转移战略"的空间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现有的调控政策存在空间范围的精度低、对空间扩散的复杂性与层次性以及自然流域系统的完整性与有序性的考虑不足的问题,并具体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铁路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具有运力强大、节约资源、有利环保、运价低廉的优势。本文对我国交通低碳燃油标准化工作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目前铁路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提出了铁路行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
当前,我国台湾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居全球首位,中国大陆开发对台疗养保健服务贸易的客源充足。由于两岸血脉相连,有着相同的文化语言,加之中国大陆优越的地理环境,因此开发对台疗养保健服务贸易具备了有利的条件,相较于发达国家高昂的疗养保健服务,中国大陆有着自身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来开拓更具综合性和发展前景的对台疗养保健服务贸易。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原居民家庭与外来家庭(省内、省外)语言使用现状的实证研究,发现:由于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人们正在完成从方言(含白话和各地方言)→普通话模仿学习的快速转变。无论是原住居民还是外来居民,在第三代的言语社团中,普通话是最有可能成为共同的交流语言,同时,粤语优势也使得它和普通话成为了清远这个大环境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语言。
本文以电影对白与人物访谈中的话语标记语为例,从关联理论视角将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及元语用意识标示统一为关联功能,旨在为话语标记语的翻译提供统一理念与标准,为实际翻译操作提供可行性指导:在翻译操作中可以通过对话语标记语的变换、增加和转化,以再现人物对话中话语标记语的关联功能。
借词是丰富和发展语言词汇的重要手段之一。意大利语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向其他语言借用词汇。根据来源情况、借入的时间、借入的领域以及借入的词类等不同的标准,对意大利语中的借词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
国内商务英语教学界正致力于商务英语类型考试的开发设计,BEC考试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借鉴的范例。本文以BEC中级考试为例,在探讨其交际性测试理论的基础上,从考试内容和题型设计两个方面分析了交际性测试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我国设计商务英语类型考试的参考建议。
通过对商务英语语料库和通用英语语料库中多词单位的比较分析,本文调查了商务英语文本中多词单位的分布特征、形式与功能。研究发现,随着长度的增加,多词单位形式越趋向于固定,意义表述也越明确。多词单位在一定的语法结构内可供词语选择的空间很大,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形成了语义、语法和语境的结合体;对于商务英语教学而言,学习和应用模块化的表达,有助于提高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
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种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认知方式,它是直接影响交际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辩证的角度对文化定型的概念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力求对文化定型有更加客观正确的认识,同时也对如何超越文化定型提出对策。
本研究旨在于探讨跨文化敏感度与冲突处理方式之间的潜在关系。从168份有效问卷的分析中得出:1.中国外贸从业人员倾向于选择整合、回避及妥协的方式来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冲突,而较少使用屈从或独裁的方式;2.在跨文化敏感度的五个维度中,中国外贸从业人员文化差异认同感最强,其次是交际参与度、交际专注度和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最弱;3.跨文化敏感度的各个维度与冲突处理方式有或正或负的相关关系。跨文化敏感度与整合式有显著的正相关趋势,而与回避式、屈从式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妥协式及独裁式没有显著相关趋势。
在莎士比亚剧中涉及鬼魂形象的剧目数量相当可观,如《理查三世》、《哈姆雷特》、《麦克白》等。可以说鬼魂已成为莎士比亚戏剧常有的描写对象。该文力图将视角锁定在莎士比亚的鬼魂形象上,从表意性上来谈谈对它的艺术表现方式的一些理解。
冷战结束后,中俄关系迅速发展,合作水平不断提升。这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美国因素是最重要的外部因素。金融危机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发生动摇,促使其调整对外政策,一方面重启美俄关系,另一方面强化对华合作关系。美国因素的变化将影响美俄关系的发展,从而影响中俄关系的未来走向。
本项研究重点关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改革对学生语音语调学习的影响。研究中运用测试和问卷采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在语音单音、语调、失去爆破、连读、词句重音、意群停顿、节奏、流利、辅音连缀、强读弱读等10个方面没有发现内容依托教学对学生语音学习的任何一个方面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定性分析表明,内容依托课程具有提高语音语调的巨大潜力,对学生语音语调的学习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项研究结果对改进当前的技能本位课程结构,大力开展内容依托教学提供了又一方面的依据,对依托内容课程改进语音语调教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美发音差异教学指英语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对英美发音差异进行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英语发音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听说能力。针对国内高校英语语音课中忽略英美发音差异教学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探讨在高校英语语音课中进行英美发音差异教学的必要性、实施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
经过恰当措辞后的汉语对联,可以同时容纳英语同一单词的两种或多种不同含义,因而可成为掌握英语一词多义的重要辅助手段,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对英语词汇多义现象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英语一词多义对联教学法。全文对该方法的可行性、构成模式以及对联编写原则等分别进行了探讨。
本文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多年实践基础上,提出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在模式上打破常规,走出咨询室,咨询员、辅导员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在方法上中西结合,法无定法,因人而异,辨证施治,注重实效;在理念上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为前提,视异常为正常,变障碍为特长,化危机为转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索。
本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省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为例,归纳分析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精品课程持续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建议。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招生制度、教学内容与方式、过程管理制度、导师制度、评估制度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借鉴日本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成功经验,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路径。
导师作为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对于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增强和道德人品的培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导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针对我国现行研究生德育的弱针对性和封闭性对创新力的扼杀、导师作用缺失等问题,须建立导师与研究生的互主体关系,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改革德育理念,实施交往德育,同时不断提高导师素质,更新德育内容和方法,完善评价机制,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导师主导的研究生德育模式,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创设条件。
本文根据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不同状况,归纳出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期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了转型期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并对其具体实施途径做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本科生在写作上的障碍有三种:思维障碍、阅读障碍、写作技术障碍(狭义的写作障碍)。其中最关键的是思维障碍。从改善思维习惯入手,解决思考方式问题、建立量化的阅读标准、提倡新的写作技术评价标准,对促进学生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为适应汉语国际发展的大好形势与师资需求,加快汉语走向世界的步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2009年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之后,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现有条件,设立了汉语国际教育中心,隶属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
<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重点学科(2006年)、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2006年)。该学科尽管是一个新兴学科,但在我校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校的部分外国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就开始开设"比较文学"课程。尽管1998年教育部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归属为"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但事实上,它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我校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