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詹文都,1966年9月生,广东饶平人,获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硕士学位,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文从成本收益的经济学角度回顾了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的历程,认为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部分让利"、"互利"和"共赢"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我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战略内涵、战略目标和实施重点,希望有助于我国互利共赢对外开放战略理论的完善和战略的实施。
美国经济正处在十字路口,即美国经济已经衰退、将要陷入衰退,还是有可能避免衰退?美国是从当前"艰难时期"滑向衰落,还是经过改革与创新,渡过难关得以重振?笔者认为,美国经济有可能避免陷入衰退,更不至于滑向衰落。经过改革与创新,美国仍能保持总体竞争优势,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以经济为基础的美国综合国力仍将是世界上最强的。
美国次贷危机从2004年6月到2007年7月是发酵阶段;2007年8月到年底是危机全面爆发并影响全球的阶段;2007年底到现在是由金融领域发展到拖累整个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阶段。危机也由次贷市场扩散到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并进一步影响实体经济。作者认为,次贷危机尚未见底。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间接影响要远大于直接影响,它使我国经济面临三个挑战:第一是由两国经济形势差异所决定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冲突;第二是美元贬值迫使人民币加速升值所导致的热钱涌动;第三是美国经济放慢,需求下降,影响我国出口。
美国2007年爆发了次贷危机,并导致全球经济放缓,也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消极影响。目前我国外贸出口数量锐减,贸易顺差额明显下降。本文从外需下降、美元贬值、成本上升、贸易环境恶化等四个方面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措施予以应对。
美国次贷危机何时见底,是世人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总结了次贷危机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其对美国经济的内在影响,认为见底的指标数字有三项:1.房价止跌回升;2.消费者信心指数止跌回升;3.失业率止跌回升。对见底时间最乐观的预测是到2009年夏,一般的看法为2009年底,悲观的看法是到2010年。
广州本田在1998年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日产和丰田也先后进入广州,并带动了三大汽车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在广东省的投资。本文介绍了广东省汽车产业发展的概况,对投资广东省的日本零部件企业进行分析,概括了三大汽车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在广东地区的建厂状况,并根据广州海关的进出口数据,对进口额最高的汽车零部件—变速箱的主要供应商进行分析。最后对日本中小零部件供应商将来在广东省的投资提出见解。
西方商业银行20世纪70年代遭遇了日益严峻的经营环境,面对着"脱媒"现象、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以及动荡的宏观经济,西方银行普遍实施了差异化战略,并成功的走出了困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与当时西方商业银行相似的问题,研究并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差异化战略对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发展面临着环境风险与技术障碍。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变革,循环经济可以系统规避产业集群的环境风险。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与网络发育特征,以及我国产业集群已形成的规模经济基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理想空间。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战略应以生态效率为导向,构建生产企业与消费者的生态联系网络,更依赖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共性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体系支持。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一致的政策选择。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多方面分析了日本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具体做法,并探讨了借鉴日本经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一的经济强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30多年间却始终存在着大量的贸易逆差。本文从分析美国贸易逆差的现状和逆差结构出发,就美国国内需求、产业梯度转移、贸易数据统计方法、国内经济政策、国际因素等方面对巨额逆差的成因进行剖析,探讨其与美国宏观经济、美元国际地位和美国全球经济霸主地位的相互影响关系,揭示了其利用贸易逆差来刺激本国经济发展和谋求维持世界霸主地位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美国贸易逆差是合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产物,决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已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变化。
在可及性理论中,显著性被视为影响对象实体可及性高低的四大要素之一。但是关于显著性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影响回指语的选择和使用的,在可及性理论中论述并不充分。我们的分析和观察表明,显著性虽然对语篇实体的可及性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明显反映在回指语的选择使用上。关于显著性是造成回指语系统性差异的论断是值得商榷的。
本文从系统论视角比较了洪堡特与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发现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特征:都论述了语言系统的结构和演化问题,都重视语言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稳定性与目的性;都未涉及语言系统的功能等方面。另一方面,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些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与其说索绪尔受到洪堡特的影响,倒不如说两者都受到当时日益成熟的系统论的影响。
英汉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来自不同文化的习语承载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给人不同的文化联想。从中西方习语看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差异。本文试以文化内涵为视角来欣赏中西习语的文化差异,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标句词that脱落与否受普遍性制约条件的限制。本文在改造Grimshaw和Pesetsky的制约条件集的基础上,把五类含有that的从句纳入下列制约条件排列层级中进行评估:PROJ-PRIN》Top-Scope》OB-HD<>Tel》DCP》STAY,发现that的可选性服从同级排列的OB-HD和Tel形成的结(constraintstie),其强制性出现是其它相关制约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在优选句法理论的框架下统一解释了that在各种从句中的句法表现。
语言证据是国外法律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与研究领域,其范畴涵盖许多研究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律语言学其实就是对语言证据的研究,而语言证据范畴下的法律语言学研究自身已形成鲜明特点和理论框架。在法律实践中,语言证据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本文将围绕语言证据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将语言证据研究和我国现实情况结合起来,探讨语言证据在应用中所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
语言哲学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从语言哲学中吸取理论涵养也是法律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中"语言游戏"理论,从本体范畴、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探讨法律语言学研究的范式,并运用它对许霆案中的争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从后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角度看,语言与法律在本体上具有一致性。这为法律语言学研究实现从语言到法律的跨接找到了理论与方法的依据,从而确立法律语言学研究的法学意义。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与庄子的自然观之间,既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又存在着巨大差别。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观念和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等方面;其差别则主要在于寻求自由的途径:华兹华斯坚信人类应重返自然,并且指出儿童是人类还家的中介,而庄子则强调人在正确理解和合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道法自然。
十九世纪是俄罗斯音乐的"黄金时代",而柴科夫斯基的创作代表了这一时期俄罗斯音乐作品的最高成就。柴科夫斯基重视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民族性,其作品总是流露出鲜明的民族情怀和悲剧性。
本文从社会性别理论和男性解放的角度出发,分析《尤利西斯》中主人公布卢姆的男性形象。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颠覆了传统定义的男性气质、性别角色,塑造了一个有别于男权定义的男性形象,解放了男性人格中的女性特征。
福柯的话语理论揭示出话语是权力的产物,在话语的实践中潜藏着权力的运作。话语权力既是压制性的,也是生产性的。对微观权力的分析,即对现代社会中由日常生活片段构成的社会实践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细致地理解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本文以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为背景,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试图揭示出男性与女性如何进行话语权力的建构和争夺,以及女性如何运用自身独特的手段消解男性话语权力,旨在阐释话语权力的生产性如何在男性话语和女性话语的压迫和互动中得以体现。
我国实行学位制度30年来,各个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外语学科也不例外。但从博士点的设置情况看,全国理工科院校外语学科的博士点明显偏少。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历史原因、行政管理原因、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外语学科的内部环境等原因,并重点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探讨了三方面的内容:1、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2、学科建设需要长时间的坚持,需要相应制度的保障;3、学术交流与"入流"。
从大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基本能力出发,探讨了文科类本科专业分类教学和模块化教学的方案,提出了根据学生不同需求和面向应用的计算机选修课程体系。
专题学习网站是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所开发的精品网络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例,探讨如何利用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思路构建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网络课程的架构,如何更合理地配置网络教学资源,从而使网络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教学的功能。
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尤其是初级阶段,其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语素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外国留学生词汇学习的难点。深度剖析以单音节语素为基础的词汇教学方法、难题和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概论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却普遍遭遇到不受欢迎的命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文学概论是对文学普遍规律的一种高度概括,这决定了其势必以一种抽象玄奥的面貌呈现。此外,大家公认的优秀文学概论教材至今尚未问世,也使得教师缺乏教学参考,同时增加了学生预习与消化的难度。优秀的教师应尽可能地为理论注入生命,注重教学技巧的运用,使抽象枯燥的理论散发智慧与美的气息。
本研究根据"柯而特"PMI思维理论,制定议论文切题性评分因子,并据此分别从概念明确性、判断适切性和推理论证完备性三方面对英语和法学专业学生汉语议论文的切题性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大学生抽象思维的学科差异,破解英语专业学生"思维缺席症"的现状和原因,为英语专业教学提供一定建议。
<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合署办公)是2004年在原社会科学系的基础上组建的。学院下设行政管理系
<正>由彭未名教授等所著《新公共管理》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实践的全球化、本土化和科学化的思考。全书紧紧围绕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对其展开反思式寻踪和前瞻性论述。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