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大学人

  • 姜灵敏教授简介

    <正>姜灵敏,湖南邵东人,中南大学博士,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先后任职于湖南财经学院、湖南大学、广东商学院,2004年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先后担任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8年06期 v.19;No.60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专栏

  •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演化路径分析

    袁欣;宁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在中央高度垄断的基础上,从下放管理权限到实行承包制,从扩展经营权到实施自由化,期间经历了一个"重心向下"的演进路径。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演化既是一个"自然选择"过程,又是一个"适应性学习"的过程,两种经济演化机制彼此交叉地发挥着作用。

    2008年06期 v.19;No.6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是如何避免“争论”的

    宋善文;

    和谐社会应当是尽量避免争论的社会,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有许多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如何成功避免争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邓小平"发明"的许多不搞争论的方法,今天仍然对我们具有指导意义。这些方法主要是:1、确定工作中心是搞经济建设,强调一心一意搞建设不动摇;2、"摸着石子过河",走一步看一步;3、及时总结经验;4、允许看,拿事实说话;5、过去的一风吹,一切向前看。

    2008年06期 v.19;No.6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三十年来伦理学研究中最具争议十个基本理论问题

    赵清文;

    中国大陆的伦理学研究是改革开放之后恢复和发展起来的,3 0年的发展中,在许多基本理论问题上展开过热烈讨论,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道德的定义、道德起源与产生的基础、道德本质、道德结构、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道德法律化的可能性、道德评价的依据、道德权利是不是科学的伦理学范畴、普世伦理的可能性等。中国伦理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正是在学者们积极而健康的学术争鸣和探索中展开的。

    2008年06期 v.19;No.60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重生与超越——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广告思想的演进

    李淑芳;

    回顾过去的三十年,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和社会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告思想也伴随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而逐步演进和提升。从乍暖还寒时广告意识的苏醒,到以销售为主的现代广告思想的启蒙,再到以C I、品牌形象以及整合营销传播为依托的现代广告思想的逐步成熟发展,最后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的体现,广告思想的内涵越来越趋向深刻和本质。

    2008年06期 v.19;No.6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新闻法律文化的变迁

    朱颖;

    法律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法律选择、影响国家的法律制定,在法治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引入法律文化理论,探讨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新闻法律文化的变迁,总结出我国新闻法律文化的四个变化,即从政策文化走向法治文化、从义务本位走向权利本位、从群体精神走向人本精神和从秩序和谐走向全面和谐。法律文化的变迁折射出我国新闻法治建设的发展轨迹。

    2008年06期 v.19;No.60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用世界的语言讲中国故事”——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对外传播事业发展历程回顾

    刘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传播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本文拟对改革开放3 0年来,我国对外传播机构的演变、对外报道机构的发展情况以及新媒体对外传播事业等作一个系统的梳理,以期总结与探讨对外传播的改革新路。

    2008年06期 v.19;No.60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从“对外宣传”到“公共外交”: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对外报道的思路演进

    唐佳梅;

    本文整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报道的发展与经验,依据对外报道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将三十年分为拨乱反正,发展探索,机遇挑战并存三个阶段,分析并总结三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与存在问题,指出我国对外报道正朝学科融合指导的大外宣方向发展,成为构筑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06期 v.19;No.60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播音理念演进的几个关键词

    李峻岭;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广播电视播音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播音理念作为对播音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以其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规律性认识成为服务实践工作的指导原则。30年时代变迁,我国播音理念步步演进,日渐呈现出变化、创新的活力和多样式、多层次的特色,其间又各因其鲜明的旗帜性而独具深意。本文试以关键词的方式对之进行梳理。

    2008年06期 v.19;No.60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经济与管理

  • 中、印纺织产业国家竞争优势对比研究

    周文贵;方胜男;

    本文依据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理论,针对构成"钻石模型"的各要素,对中、印两国纺织产业的国家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纺织产业的国家竞争力总体占优,但正面临着来自印度纺织产业强有力的竞争。在此种形势下,中国的纺织产业应立足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纺织产业新体系。

    2008年06期 v.19;No.60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东盟国际经济政策一体化:缘起、发展与调整

    何传添;

    东盟自成立之日起,其组织成员通过协调和实施一致的国际经济政策来增强东盟在国际经济谈判中的地位,为东盟各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东盟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东盟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东亚金融危机后,经济上受到挫折的东盟,凭借其多年积极实施共同国际经济政策所积累下来的战略资源,开始为务实的、积极主动的区域协调发展而努力,表现出其国际经济政策既要以拓展国际市场,谋求经济稳定和发展,又要谋求区域稳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地缘战略意图。

    2008年06期 v.19;No.60 43-4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翻译学

  • 女性主义意识的彰显——以朱虹译“并非梦幻”为例

    李红玉;穆雷;

    为揭示女性主义是否对我国当代翻译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选取了中国第一代女性主义批评家朱虹所译的《并非梦幻》作为案例,全面对比了原文与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发现朱虹在翻译中强调了父权制对女性的迫害,突出了女性对父权的反抗。笔者认为朱虹的译文彰显了译者自身的女性主义意识,该案例表明女性主义话语对中国翻译实践的可能影响。

    2008年06期 v.19;No.60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 从傅译副文本看傅雷的翻译观和读者观

    修文乔;

    傅雷先生(1908—1966)是中国一代翻译巨匠,他一生译著丰厚,为译学后辈留下了光辉厚重的研究遗产。除了对傅译文本(text)本身进行研究之外,学者们近年也开始从相继出版的傅雷家书、文艺著述、甚至对其子傅聪和傅敏的访谈这些外文本(extratexts)着手探求先生的翻译思想。本研究的切入点是与前两者并列的第三种文本——副文本(paratext),试图通过对傅译序言、献辞等副文本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出傅雷的翻译观和读者观,以求和文本、外文本的研究成果相互参照,互为补充。傅雷先生虚怀若谷的译德、严肃严谨的译风,以及关注读者、引导读者、对读者负责的译旨由此可见一斑。

    2008年06期 v.19;No.6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文学与文化

  • 陈序经的文化批判与“全盘西化”历史渊源

    苏桂宁;

    "全盘西化"的提出,是中国文化经受西方文化挑战之后,中国知识分子提出的一种文化建设策略,其目的是要振兴国家,希望国家更加强大。这种思潮承接了20世纪初期的振奋民族国家的精神,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留下的历史印记。

    2008年06期 v.19;No.60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从“性爱描写”看日本“私小说”对郁达夫的影响

    郭海鹰;

    从对郁达夫小说中"性爱描写"的解读入手,就日本私小说的创作手法、对"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的发泄及郁达夫的时代、环境、个人等因素方面考察日本"私小说"对其创作的影响。

    2008年06期 v.19;No.60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论阿米里·巴拉卡诗歌中的黑人民族意识

    汪霞;

    依马穆·阿米里·巴拉卡(Imamu Amiri Baraka)是黑人艺术运动中的关键人物,他带着黑人艺术家的政治理想,努力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一位非裔美国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创作出了许多极富斗争性的作品。由于其诗歌的晦涩难懂,作为诗人的阿米里·巴拉卡在普通的黑人群众中并没有大量的读者。但是,阿米里·巴拉卡为黑人民众争取本民族生存、交往、发展的权利的努力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阿米里·巴拉卡的民族意识在诗歌中的体现,重估巴拉卡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2008年06期 v.19;No.60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俄罗斯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历史、发展与现状

    石树;

    上世纪末,跨文化交际研究在俄罗斯科学教育体系中开始确立和发展,迄今为止,俄罗斯的跨文化交际在各个领域内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俄罗斯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以心理语言学和民族语言文化学为出发点,把语言、文化、文化人类学作为研究基础,从语言认知、民族心理语言学、语言文化等角度对跨文化交际行为进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008年06期 v.19;No.60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4K]

高等教育研究

  •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

    詹文都;郑银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前存在着认识上有偏差、组织运行形式化、保障机制不健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理论传导与实际体验相结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统一协调和多样探索相结合的原则,大胆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实地实践与模拟基地实践相结合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的一种模式。

    2008年06期 v.19;No.60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西方语言哲学”与博士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

    霍永寿;

    通过"西方语言哲学"课程的开设培养博士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需要摆正三种关系:知识与智慧,"照着讲"与"接着讲",语言哲学与语言学。课程教学涉及知识的传授,但其真正目标是培养学员的理性智慧;课程强调"照着讲"旨在了解西方语言哲学,而"接着讲"才是课程的真正目的;学习西方语言哲学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认识当代语言学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进行创新型语言学研究。

    2008年06期 v.19;No.60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双语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全英班教学为例

    孙晓琴;傅薇;

    本文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甄选出影响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建立双语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依此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现有双语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

    2008年06期 v.19;No.60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 融会与浸染: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袁长青;谢秀兰;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成为当代大学生基本素质之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融会贯通于人才培养方案和各种具有跨文化要素的第二课堂之中,形成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知识认知与环境浸染相互补充的培养机制。

    2008年06期 v.19;No.60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非英语专业外教口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调查与分析

    汤闻励;朱甫道;周永全;李伶羚;

    本文采用听课、学生日记、问卷、及面谈的方法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外籍教师口语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认为英语口语能力提高不明显,对课堂口语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口语学习困难具体表现在词汇量缺乏和表达能力差等综合语言能力方面;非语言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口语学习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外教口语课的有效规划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008年06期 v.19;No.60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广外大学科建设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介绍

    <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是2004年在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基础上,整合校内相关教学单位的学科力量组建而成。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6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800余人。

    2008年06期 v.19;No.60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广外大学术专著

  • 基于聚类的入侵检测算法研究

    <正>《基于聚类的入侵检测算法研究》一书是我校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蒋盛益教授近年相关研究工作的总结,由科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动态安全防护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海量审计数据中发现正常和异常的行为模式不仅可以减少人工分析和编码带来的繁重工作,而且可以提高入侵检,

    2008年06期 v.19;No.60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

访问量:55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