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大学人

  • 刘力教授简介

    <正>刘力,女,吉林四平人,理学博士,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87年6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6月获经济地理硕士学位;2002获东北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学

    2008年04期 No.5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学术论坛【10】中西跨文化研究

  • 签字的中西方差异

    郑立华;

    签字既是一种表达身份的语言符号又是一种认证的言语行为。作为身份符号,它反映了签字者的特征,使人们通过签字可以认出签字者。然而,不同的文化对反映怎样的特征,看法是不一样的。在西方,签字更多的是反映签名者的个体特征,如身体的在场、精神的正常、意志的自由表达、身份的保持等,在中国,签字反映更多的是签字者的社会特征,如社会地位、与别人的关系等。作为认证的言语行为,签字的有效性有赖于社会的认可,但不同文化认可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在西方,人们强调签字形式的一致性,突出的是签字者的独立人格。在中国,人们强调的是签字的可辨性,重视的是社会对签字者的认可。

    2008年04期 No.5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体系

    赵爱国;

    在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宝库中,"文化符号学"思想无疑占有最突出和最中心的位置,并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研究范式的独特理论体系。该体系包含着基于历史的文化符号学和基于文本的文化符号学两部分思想。本文即对该体系的构成要素、理论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等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察和分析。

    2008年04期 No.58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0K]
  • 俄罗斯语言文化学:源流与发展

    彭文钊;

    俄罗斯语言文化学脱胎于语言国情学,是对语言国情学自然而合理的继承与发展。语言文化学是一门语言学和文化学的交叉学科,研究语言中表现及承载的民族文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文化学形成了若干学派和研究方向,厘清语言文化学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推动国内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

    2008年04期 No.58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9K]
  • 语篇文化结构的个案分析

    刘齐生;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不同文化的语篇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目前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现象的罗列上。从交际语用的角度对不同文化的语篇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语篇的结构受到交际功能的影响,即作者通过语篇展示描述事物,还是对描述对象进行评价,或者向交际对象发出行动呼吁。

    2008年04期 No.58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经济与管理

  • 证券交易所跨国并购动因探析及启示

    贺显南;孟娟;

    当前全球证券交易所跨国并购风起云涌,欧美主要的几大证券交易所都纷纷开展并购谈判并取得成果。本文分析了这一热潮的经济动因以及制约并购顺利进行的障碍,认为证交所跨国并购必将继续下去并向亚洲扩张,而我国证交所要参与这种国际竞争必须首先完善交易所功能和服务,扩大交易品种和范围,加强制度建设以及与香港证交所的联合,这是我国证交所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

    2008年04期 No.58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浅析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北美市场的品牌营销战略

    傅蜜蜜;

    本文对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现状和在北美的市场环境进行了剖析,对日韩汽车品牌在北美市场的成功品牌经营策略进行总结,并对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开拓北美市场的营销品牌战略和经营策略提出建议。

    2008年04期 No.58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2010年广州亚运会对广东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孙艳玲;

    2010年亚运会主办城市最终归属中国广州,其蕴涵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多方面的。举办亚运会有效地促进了入境旅游的发展;迅速提升了举办国、举办地的旅游品牌形象与核心竞争力;巨大地拉动旅游业的外汇收入;更好地改善与提高旅游业的软、硬件水平;旅游产业政策得到了更合理的调整。这届亚运会也给广州、广东旅游业带来许多机遇与挑战。因此,需要采取许多相应的对策,从而实现广东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008年04期 No.58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词类特征与词汇的体系建构——日语“形容动词”词类问题研究

    张慧明;

    日语"形容动词"的名称在语言学界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点上:第一、形容动词能否认定为一个词;第二、形容动词的"动词"特征到底在哪里。词类区分是根据词的基本性质确立的体系。一个体系必须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与其他体系相区别。词类名称反映的是语法概念,不只是一个符号。用言和体言是日语词汇中最具特色的、两大主要词汇体系。通过对形容动词研究的相关的学术思想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提出了词汇体系的界定和建构方面的原则,主张了在这个原则下形容动词回归体言体系的可能性。

    2008年04期 No.5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 口译过程的本质研究——图式的能动性交互

    夏蓉;

    图式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组织形式。各类图式呈现相互嵌入、相互重叠又相互缺省的动态的交互特点。在口译过程中,语言图式和文化图式的交互、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知识图式的交互、通用知识图式和专业知识图式的交互、百科全书知识和语言文化知识图式的交互、语境知识图式和语言文化知识图式的交互、新信息和已有信息图式的交互影响着口译译员对源语的理解、信息的记忆以及目的语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口译活动是否能够成功、顺利地进行。

    2008年04期 No.58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英语寝室”活动与自主学习的互动关系研究

    林新明;

    "英语寝室"口语活动与自主学习的互动全面提高了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实现了外语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教学相关资源的功能和积极性,激发和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学生语言学习、自主学习、学习心理增强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2008年04期 No.58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翻译学

  • 解构翻译与后现代“变异研究”

    刘介民;

    在后现代诸多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中,解构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解构翻译对我们的启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从异化与归化,误读与转换;原文与译文,生命与生存;后现代与变异,他国化与解构等方面探讨这种解构翻译与后现代的"变异研究"。

    2008年04期 No.58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浅谈黑人英语的汉译——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三译本比较的视角

    王艳红;

    黑人英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在语音、语法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征及规律性。翻译中应如何再现黑人英语的特色和作用一直是困扰着学者们的一个问题。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传世之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一部用生动、地道的口语和方言描绘真实美国的作品。它最大的特点是人物语言的口语化及大量采用方言、土语。其中黑人英语的使用更是生动地刻画了黑人吉姆这一形象。本文旨在通过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三译本的比较,初步探讨黑人英语的汉译问题。

    2008年04期 No.58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后现代主义翻译理论的文学诠释学基础

    宋以丰;刘超先;

    翻译研究的任何模式都是跨学科的。后现代主义翻译理论的典型特征是反本质主义,它关于读者/译者作用、文本意义的生成以及阐释的效度等等话题的理解有着明显的文论基础。

    2008年04期 No.5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文学与文化

  • 蒙泰朗的人生轨迹与小说创作

    王淑艳;

    身为小说家的蒙泰朗把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感受化做文字,用词句编造他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他以个人的经历为参照体察世情。积极介入也好,消极遁世也罢,戏里和戏外,他都是主角。

    2008年04期 No.58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二宫尊德的“分度”思想探析

    姚奇志;

    通过对日本思想家二宫尊德"分度"思想的定义解读、数据分析以及相关实践的探微,从而厘清其"分度"论的实质。"分度"体现了二宫尊德"经济与道德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在报德实践中,二宫尊德把农民的幸福摆在首位,用"分度"这一和平式的"富国安民"法,避免不必要的流血冲突,使领主妥协,紧缩领主的财政,减轻农民的负担,成功地解决了那个时代的农村荒废问题。"分度"思想对今天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2008年04期 No.58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法律语言学

  • 庭审语境中诱导性询问的语用预设分析

    董敏;王欣;

    所谓诱导性询问,依布莱克法律字典定义,系指示证人如何回答或将问题的答案嵌入问话的询问方式。这意味着对于进行诱导性询问的律师而言,策略运用是获取理想证词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三大特性,常被律师作为在法庭询问证人或被告时的一种语言策略。因此从语用学视角来看,诱导性询问时,律师把自己主观的、单方面作出的对案件有利的陈述以隐蔽的形式放在询问中,从而对证人或被告的证言加以导向的策略,其实就是对语用预设的把握。本研究对轰动全世界的O.J.Simpson杀妻案中的诱导性询问进行语用预设分析,旨在揭示不同种类的诱导性询问如何通过不同种类的语用语设触发语得到实现。

    2008年04期 No.58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法律术语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

    黄燕红;

    本文回顾了法律术语翻译的现状,归纳出法律术语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依据关联翻译理论指出,法律术语翻译是一个动态的双明示-推理的过程,理想的译者是个双语人与双法律人的观点;本文还通过描述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术语的不同处理方式来解释法律术语翻译中不一致的现象。

    2008年04期 No.58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试析美国宪法文本中shall引导的实义动词句——一项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

    汪昌松;

    情态动词shall是法律条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情态动词之一。本文主要对美国宪法文本中shall引导的实义动词句进行研究,主要利用Dowty的题元理论,并运用了WordSmith分析软件进行了数频统计。在分析shall引导的实义动词原形句中,我们发现在该句式中及物动词的出现频率明显多于非及物动词的频率;在对shall引导的实义动词句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该类句式中的主动语态句明显多于被动语态句。对于美国宪法文本中出现的这些有趣的语言现象,我们试着从题元理论的角度予以解释。

    2008年04期 No.58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法律与外交

  • 当代西方NGO的特点与社会功能分析

    王运祥;甘燕飞;

    当前,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非政府组织在西方起源并率先发展,现已颇具规模,成为当今国际事务中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受其影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迅速发展不断壮大,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旨在分析西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特点和变化趋势、积极和消极的社会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理解。

    2008年04期 No.58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香港与内地法律文化冲突之我见

    李研;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至今天已十年多。在这十年当中,香港与内地不仅在经贸方面,而且在法律方面也展开了较为广泛的交流与接触。由于两地分属不同的法律传统,拥有不同的法律文化从而导致两地法律在接触与交流中产生一些冲突,这是在所难免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看待这些冲突,并加以协调,使得两地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双赢。文章试图从三个方面就两地法律文化的冲突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2008年04期 No.58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学术动态

高等教育研究

  • 高教平台层次反思

    栾栋;

    高等教育有三个基本平台: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三级层次培养。本科教育平台是大学的基本品牌;硕士培养平台是大学向上努力的焦点;博士培养平台是大学进入高端冲刺的门票。本科教育的要义是高教的普及。硕士培养机制的关键是化感通变。博士培养平台的本质在于改造创新。大学如同飘浮在社会历史和知识海洋上的一只只舰船,它们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平台,大师级的学者在这里聚会,经受高等教育的精英在这里集结,完成高等培训的人才从这里分流。这样的船队需要逐渐打造,这样的平台需要逐级建设。从创设平台的角度思考大学功能,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它把我们带向了高校发展的一个复杂层面:事关学术本真的质量演绎和大学档次的变化过程。

    2008年04期 No.58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

    陈子锐;宋晴;

    高校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的教育和规范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的特征分析,从高校体育文化促进人们全面发展、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和谐社会建设下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健康持续发展。

    2008年04期 No.58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EFL教学的新视角——后方法教学原则及启示

    董金伟;

    针对现有方法概念的不足,本文借鉴国外EFL教学的新理念,从后方法视角论述EFL教学的宏观原则,如学习机会最大化、理念错位最小化、语言输入语境化、语言技能综合化等;后方法教学的宏观原则超越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充分考虑到外语教学涉及的诸多因素,对我国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2008年04期 No.58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生教学模式探索

    汪凤翎;

    通过对研究生课程《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实践的回顾和总结,探讨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以及这样做的依据。旨在探索总结一套适用于高等院校高层次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模式。

    2008年04期 No.58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西方政党党建工作网络化的现状分析及启示

    林逢春;王学力;李镇贤;

    本文从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给西方政党带来的影响出发,着重阐述西方政党利用网络技术改进公共管理、提供社会服务、提升自我形象、扩大社会基础的实践过程。在此基础上,对西方政党党建工作网络化的现状做出分析和评价,进而挖掘出它对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借鉴意义。

    2008年04期 No.58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广外大精品课程

广外大学术专著

  • 隐喻话语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

    <正>《隐喻话语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一书是徐章宏博士在其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由科学出版社(北京)出版,全书共分七章,约万字。与当代隐喻理论所关注的规约隐喻不同,本书抓住了更能揭示隐喻本质的语言现新奇隐喻,并探讨理解新奇隐喻的认知过程。本书援用提出的关联理论作为立论的总体理论框架,认为新奇隐

    2008年04期 No.58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

访问量:56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