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大学人

  • 左连村教授简介

    <正>左连村,男,1950年生。1979年9月考入中山大学经济学系读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工作至今。曾担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7年04期 No.5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学术论坛【6】

  • 21世纪大众媒体墙与“心脑控制社会”问题

    小森阳一;

    21世纪是后工业社会日趋完备的时代,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社会生活的高度信息化、符号化。人们在消费符号的同时,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将自己的价值认同委任与一种无形的力量,那就是大众媒体。尤其是由于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手段的高度发达,致使21世纪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种心脑控制社会的现状。

    2007年04期 No.52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中日关系:“和谐”与“对峙”——广外大日本研究中心“2006中日论坛”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林晓光;

    中日两国关系自1972年复交以来,经历了由蜜月的和谐,频繁的交流互动,进而走向了激烈的碰撞和对峙。一些学者对此扼腕唏嘘,认为中日应尽快结束目前这种不正常状态,并提出两国媒体在"中日关系的再度正常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对此,作者有不同的见解,认为:中日以往的"和谐"具有相当的虚假泡沫成分,而今日的碰撞和对峙,恰恰反映了一种成熟和正常的国家关系。在过去的岁月中,中日媒体曾制造过"虚假的情侣";唯所期许的是,今后不再相互制造出一个"变形的敌人"。

    2007年04期 No.52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比较与鉴别——关于中日文化

    林岗;王健民;肖刚;韦立新;张宪生;

    中国与日本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紧张,这影响着时下以及今后很长时间内的东亚政治格局的基本走向。而大众传媒究竟应该如何去面对它呢?林岗认为:"心脑操作"其实一直以来就是政治领域的现实,不论在什么样的时代,都存在这样的情形,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政治修辞术"。王健民则主张:作为第四权的大众媒体在某种意义上说在操控着社会生活,用专业术语来说叫"议程设定"。肖刚指出:如果站在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中日关系的话,仅仅只是"心脑控制"这样一个变量,或者只是这样一个概念是不够的。还有几个变量值得考虑:一个是"地位"的问题;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所谓的"荣耀"。韦立新则提出疑问:面对媒体我们知识人究竟应该做什么?张宪生认为:作为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学者,除了要思考研究本专业领域的问题以外,还有另外一项工作,还要扮演另外一个角色,那就是教育者的角色。

    2007年04期 No.52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翻译学

  • 形式,技巧,认知负荷——小议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差异

    李承;

    本文旨在分析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在形式、技巧和认知需求上的差异。作者先从较为明显的形式和技巧差别入手,其后再分析两者在认知需求上的差别。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关于加工能力的阐述和D.Gile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式。译员的加工能力或认知负荷是有限的,其分配方式决定了译员的能力和临场发挥。而同传和交传在形式和技巧上的差异也决定了加工能力分配的不同。

    2007年04期 No.52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语义类型与“门”的英译

    吴颖;张德让;

    本文基于利奇的语义类型,结合《红楼梦》的两个译本,考察了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门"的独特涵义,分析了杨与霍对"门"翻译的得失,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旨在说明准确理解把握和传达各种意义尤其是文化涵义对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7年04期 No.52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幽默和幽默翻译——析《围城》及其英译本

    吕琳琼;

    幽默诙谐是小说《围城》的语言风格。本文认为幽默的本质在于"不一致性",它与小说《围城》的思想主旨切合。幽默不仅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且营造了喜剧气氛,是小说不朽艺术魅力的源泉所在。本文以《围城》及其英译本为例,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和关联理论来分析幽默,探讨幽默翻译过程中的困难和出路,并指出幽默翻译应遵循最佳关联性原则,根据读者的认知环境,恰如其分的重塑各种幽默交际线索,重现原文的各种语篇特征错配或"不一致"。

    2007年04期 No.52 29-3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文学与文化

  • 《哈姆雷特》与意义的非确定性

    王虹;

    意义的非确定性以及文本的"再次书写"是后现代批评的重要观念,为我们重新审视经典文本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视角。莎士比亚剧本,尤其是悲剧《哈姆雷特》,以其独特的意义多样性,印证了意义的非确定性。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版本不确定性的认识,以及对剧情中意义非确定性的分析,探讨剧本和剧中人哈姆雷特王子如何成为后现代批评的典型范例。

    2007年04期 No.52 33-3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解读康拉德悲剧的四种角度

    陈广兴;

    惨痛的个人经历和广泛的航海阅历赋予了康拉德作品浓郁的悲剧性。读者可以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中解读这种悲剧性。与大自然相比,人生脆弱而短暂;与社会意识形态相比,个人被动而盲从;与他人的关系当中,个人封闭而无知;与自我的关系上,主人公总是处于人格分裂的状态。作者由此表达了对人的悲剧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思考。

    2007年04期 No.52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法汉隐喻的跨文化比较

    莫旭强;

    法汉两种语言中均大量使用隐喻,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同一本体,两种语言所选择的喻体可能不尽相同。另外,同一喻体在中国人和法国人心里所引起联想可能类似,也可能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本文拟从法汉两种语言中隐喻喻体与所能产生的联想意义的对应关系着手,对隐喻进行跨文化比较,探讨隐喻所包含的文化涵义。

    2007年04期 No.52 40-4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客家移民流动与乡村聚落变迁——对一个华南乡村姓氏的追踪调查

    刘军;

    探讨一个村落的形成发展是反映多样的异质性文化的基础,而追溯村落中的姓氏源流及其发展变迁乃是研究族群问题和现代村落形成的切入点。本文以华南的一个单姓客家继嗣群派系的发展为案例来揭示移民流动与乡村聚落变迁的关系,并由此分析现代村落中都市化问题、宗族发展新趋势和它对地方权力带来的影响。

    2007年04期 No.52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对原型范畴理论的质疑——基于反训为语料的研究

    俞建梁;黄和斌;

    文章通过对反训词的深入考察和研究发现原型范畴理论(以下简称原型理论)存在着诸多的片面性。究其原因除了偏颇的研究方法之外,主要在于以往研究范畴样本缺乏语料的多样性。这必然导致在解释反训这类语料的范畴时,原型理论显现出诸多自相矛盾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非共有同一的范畴典型、断裂的语义链、不彻底性的家族相似性以及范畴的正反兼容性等。因此,原型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

    2007年04期 No.52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论隐喻在英语经济类报刊文章中的应用

    梁改萍;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许多科学定义都是通过隐喻构建的。在英语经济类报刊的文章中,隐喻也被用来映射经济学的概念和经济现象,它不但为人们认知经济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使得英语经济类报刊文章通俗易懂,更具吸引力。

    2007年04期 No.52 53-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英语动结句的论元结构

    许菊;

    英语动结句的论元结构取决于动词事件和结构事件的次论元结构。一般情况下,两个事件各有的论元必须在动结句中得到全部实现。两个次论元结构中的语义角色若有重叠,则共享同一个有语义标记的位置。句尾表示结果的形容词或介词短语可作宾语补足语或主语补足语,或描述运动实体的终态,或描述运动的路径。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分属于两个事件的不同论元争夺同一语义角色,这时须隐藏其中一个论元,使每一个语义角色分且仅分给一个论元;而当动词意为"体物(液)外排"或"外物内纳"时,作为运动实体的论元因为不言自明也常被隐去,留下一个语义角色空位。

    2007年04期 No.52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从符号美学看语义冗余和等效原则的悖论

    肖娴;

    本文对信息论中的语义冗余概念提出质疑,认为:平衡语言顺序和事件的非语言顺序的翻译法不具有普适性;"音译加类词"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尤其重要的是,文学翻译中隐含信息的显化,会封闭译文意义的潜势系统,造成审美构成和信息的减损,使译文读者不能产生类似于原文读者的审美感受,由此导致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不等效。由于奈达对"等效"界定不清,出现语义冗余与等效原则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相违背的情况。研究表明:奈达的错误在于注重符号的交际功能忽视符号的美学功能,强化解码的结果淡化编码的过程,显化语言的理解漠视语言机制本身。基于此,本文在符号美学的基础上对信息论作出补充,提出等效是分层级的,随文本类型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文本类型实现不同的效果,语义冗余度的高低也不同。

    2007年04期 No.52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现代英汉名词动用对比分析

    王薇;孙毅;

    名词动用从创新到习语化,经历若干历时发展阶段,反映语言变化规律。能够被用作动词的名词必须至少满足三个必要条件。C&C九分法和Dirven五分法从语言音、形、义整体结构出发,满足对名词动用现象的描写充分性,并且视角互补。根据这两个标准对英汉名词动用加以对比发现,在宏观上名词动用表现出明显的语言共性特征,而在具体表达和使用过程中,英汉差异则十分突出。

    2007年04期 No.52 65-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经济学与管理学

  • 从人民币升值看我国贸易顺差的解决之道

    胡秋华;

    出口的持续增长导致了我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也造成我国与欧美等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升温。人民币升值被当成抑制我国出口增长与贸易顺差扩大的一种手段,但并没有达到人们所预期的效果。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不能缩小我国贸易顺差的原因,并就造成我国贸易顺差的真正原因展开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2007年04期 No.52 68-7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我国证券市场后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研究

    朱宏伟;

    本文总结了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已取得的成果,对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文章认为我国股市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全流通时代,存在上市公司质量不高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市场存在严重泡沫、上市公司有热衷于股权投资且过度关心市值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2007年04期 No.52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广东工业经济能耗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力;徐凌燕;

    通过对能源强度指标的因素分解可以揭示引起变化的结构因素与效率因素,但方法的有效性与解释能力则取决于研究对象的结构型式界定。本文在要素密集型结构与工业能耗结构两种结构型式界定基础上,探讨广东工业经济能耗强度变化的结构因素与效率因素。研究结论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因素是广东工业经济能耗降低的主导力量,高能耗行业比重下降是工业能耗降低的结构因素,占有较高影响份额,而管理无效导致的能源效率损失也不容忽视。

    2007年04期 No.52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5K]

法律与外交

  • 试论商业贿赂的刑法规制

    程应需;李正新;

    商业贿赂是商品流通领域内,以给予财物或财产性的利益等贿赂手段,来推销或购买商品,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规则的行为。实践中,商业贿赂行为模式多种多样且以行贿为主,侵犯的是公平的市场经济竞争秩序。商业贿赂与国家工作人员因职务收受贿赂的犯罪有着显著的区别,这就使商业贿赂刑事立法不能完全照搬贿赂罪的立法模式。透视商业贿赂刑事立法的理论基础,对于科学地规制商业贿赂立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7年04期 No.52 80-8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关于产品设计缺陷与警示缺陷的法律分析

    周新军;

    产品缺陷是产品责任成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构成要件,如何认定缺陷的存在,特别是生产者已对产品的危险性进行了说明和警示的情况下,是否还存在设计缺陷,两者的关系如何确定,这些都是产品责任法实践中存在困惑的问题。本文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应引入消费者期望标准和风险效益标准,确立若干可供考虑的因素,对两者进行辩证分析,以准确界定产品缺陷。

    2007年04期 No.52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数字作品版权保护对策研究

    张惠;

    加强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首先要把技术措施的保护纳入版权保护体系,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保护手段。其次还应充分发挥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作用,促进版权保护尽快与国际接轨,积极引进电子商务模式。

    2007年04期 No.52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新闻学与编辑学

  • 新闻语篇的评价视角——从评价理论的角度看社论的价值取向

    李国庆;孙韵雪;

    本文以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为基础,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关于丹麦报纸刊登亵渎伊斯兰精神领袖穆罕默德的漫画的社论为语篇分析素材,分析社论撰稿人的价值取向及其对读者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对社论语篇的深入分析,探讨了社论语篇中各个语步所使用的评价资源,并初步总结出了评价者在社论语篇中所搭建的韵律模式,以揭示语篇评价资源的组合和修辞策略的推进与语类结构之间的深层关系。

    2007年04期 No.52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论学报出版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选择

    汤菲;

    现阶段,学报传统的办刊模式不断受到挑战。高校学报要走出困境,应走专业联合、资源重组之路,在办刊体制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如高校之间联合办刊;采取与行业协会或学会协办的方式运作学报;走内外联合发展的道路;或各学报之间通过合办栏目等方式办出有鲜明特色的刊物,以加强学报的竞争实力。

    2007年04期 No.52 94-9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高等教育研究

  • 论写作教学与词典使用

    武继红;

    写作是一项高级语言活动。除写作策略外,词汇,尤其是积极词汇是影响写作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词典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是词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词典尤其是学习词典在凸显产出性特征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充分利用词典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词汇能力进而提高写作能力。本文拟通过介绍学习词典以及产出性词典在词汇扩展及联想方面的特征,指出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词典提高表达能力。

    2007年04期 No.52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外语写长法与英语自我概念

    潘春梅;

    本文是一项以写长法改善英语学习自我概念的教学实验。受试者为5 4名大学一年级进修生。实验组实施写长法,对照组按常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写作和英语水平有显著提高,语音自我概念发生显著变化,但实验前后英语整体自我概念无明显改变。本研究验证了写长法"以写促学"的功效,深化了对"外语语音学习假设"的认识,指出了一条提高英语自我概念的有效途径,对外语教学和自我概念研究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007年04期 No.52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和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英学院为例

    谢应东;陈丽丹;

    本科生导师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科生导师制弥补了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完善了学生管理体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相长。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2007年04期 No.52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高校职称评审要体现公平原则

    郭友群;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是当前高校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职称评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公平公正和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2007年04期 No.52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广外大学科建设

广外大学术专著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

访问量:55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