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翻译的艺术创造性与客观制约性——主题关联性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个案研究

    曾利沙;

    本文从实证分析出发,通过对一篇中译英文本所体现出的译者主体艺术“创造性叛逆”特征的个案研究,探讨中文文本特征及其内在规约性与主体性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与外在联系作出阐释和论证,以其形成可参照性、可印证性、可描写性的理论表征。文章提出主体性理论范畴的建构,以此促进翻译系统理论研究的发展。

    2006年02期 5-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操纵与翻译策略之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李明;

    本文从翻译目的、意识形态、翻译诗学、权力关系以及译者同原文作者、译者同译文读者等之间相互关系等社会文化因素如何操纵译者翻译策略的运用出发,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英译的两个《红楼梦》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尽管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都在着力再现原著的文化艺术价值、尽可能保留原文内容,但由于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意向读者”,不同的翻译发起人,同时也因他们所处不同的社会背景,因而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再加上他们所处文化间权力关系的不平等,使得他们在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呈现出较大的不同,最终产生出风格迥异的翻译文本。

    2006年02期 9-1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黑人文化诗学建构研究——托妮·莫里森《宠儿》文化诗学的探索

    毛卫强;孙志祥;李春青;

    如何建构黑人文化诗学是众多美国黑人学者和作家关注的问题之一,小说《宠儿》则较全面地揭示了托妮·莫里森在发展黑人文化诗学方面所作的一次探索。莫里森认为,重建黑人民族文化应首先展现黑人眼中的社会现实,同时黑人应发展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及标准。以此种思想为指导,黑人势必重建出一种不同于主流话语的黑人文化。

    2006年02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女性主义:译作评论的新视角

    陈丽娟;

    译作评论一直以来便是翻译批评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翻译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广泛意义上的翻译研究于上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跨学科转向”[1]一样,译作评论也经历了“跨学科转向”。译作评论自经历“跨学科转向”以来,研究视角丰富多彩:有后殖民主义视角、女性主义视角等。女性主义视角的译作评论在国内还是一个较新的、有待开发的领域。本文试图回答下列问题:(1)女性主义视角的译作评论为何出现;(2)何为女性主义视角的译作评论;(3)如何进行女性主义视角的译作评论。本文旨在对此领域作一个粗浅的探索,并希望引起更广泛的注意。

    2006年02期 19-2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作为言语行为的国际贸易英语函电研究

    蒲琴;李莹;

    本文把言语行为理论引入国际贸易英语函电的研究,从言语行为和语篇两方面论证国际贸易英语函电是以篇为句的言语行为。把言语行为理论与国际贸易英语函电相结合,不仅对实际运用国际贸易英语函电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为国际贸易英语函电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宝贵的方法论支持。

    2006年02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Piaget与Chomsky的一场争论与语言习得的基本问题

    唐世民;

    当代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焦点是语言知识的起源问题。以Chomsky为代表的生成语法认为,语言习得必须依赖遗传的语言知识。以Piaget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强调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中的决定作用,认为语言习得不需要遗传信息,语言知识是在人与语言环境的作用中获得的。这些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来自上世纪70年代Piaget与Chomsky进行的一场直接交锋。本文介绍了那场争论中双方的观点、分歧和论证,以使我们更好地看清当代认知科学的来龙去脉和未来走向。

    2006年02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英语言语幽默的语用认知赏析——以关联理论与不和谐—消解理论为视角

    刘平;

    言语幽默这种特殊的交际形式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述幽默和幽默的不和谐—消解理论的基础上,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从交际意图、语境效果及认知环境角度探讨了英语言语幽默的赏析,试图对确定英语言语幽默赏析的框架作点有益尝试。

    2006年02期 31-3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日本的网络表情符号“顔文字”及其文化内涵

    梁燕碧;

    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在网络中的体现。“顔文字”作为日本人网络交流中被频繁使用的一种网络语言,呈现出了与欧美的表情符号不同的特色和发展轨迹。它充分发挥了日语的符号系统所具有的丰富的视觉表现力,体现了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及日本文化中重视视觉信息的特点。“顔文字”可以说是日本人传统交际方式“以心传心”在网络交流中的一个重要体现。

    2006年02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依托学科优势 坚持办刊特色——从名刊工程看学报的发展方向

    许莲华;

    广东省调整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中对论文刊物等级划分的规定,为高校学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各学报编辑部应抓住机遇,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坚持办刊特色,努力打造品牌栏目,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建设作出贡献。

    2006年02期 39-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我国政治话语体裁中人际意义的变迁——基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个案研究

    黄莹;

    本文运用批评语言学中关于社会主体及其社会行为的理论和功能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对1968和2005年两篇作为政治话语体裁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所体现的人际意义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元旦社论中社会主体的身份已从多样性向作为中华民族身份的统一性转变;机构权威(包括个人权威)与公众之间的权势关系已从不对称关系向平等关系转变;社会主体已从人际对抗趋向人际和谐。

    2006年02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英汉同声传译“顺句驱动”操作的理据透析

    张威;

    “顺句驱动”是英汉同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翻译原则。除英汉双语在语言表层结构上的关系外,本文还从传播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不同角度探讨和分析了“顺句驱动”的形成原因,明确了“顺句驱动”的必要性、方向性、根本性和可行性。

    2006年02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创新、企业家精神与现代大学的成功治理——以英国华威大学为例

    周富强;

    英国华威大学崇尚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将企业家所具有的创新和经营理念用于办学之中。在短短的40年时间里,学校的办学水平进入英国大学前列,成为世界知名大学,创造了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极大地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启示。

    2006年02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克服“外交缺陷”:体现中国外交先进性的几点思考

    肖刚;

    “外交缺陷”是相对于外交优势而言。新中国以来的中国外交成就非凡。也许正因为此,我们可能就相对忽略了对外交缺陷的关注。实际上,对外交缺陷的关注,是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把握外交先进性。就中国外交而言,最紧迫的外交缺陷表现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在外交过程中的制约、高级外交官选拔机制的相对封闭和外交指导理论研究的结构性缺陷等。本文试图对这些紧迫的外交缺陷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

    2006年02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 东北亚存在的三大问题及其解决的理论途径

    曾品元;

    就区内国际问题而言,东北亚存在领土领海争端、朝鲜半岛统一和日本问题等三大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三大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演变并借助历史的经验,以中国为视点,为三大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上的途径。

    2006年02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国企改制过程中的企业文化转型

    杜峰;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不了中国社会转型这个大背景的影响,中国社会转型面临国家“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和秩序性安排与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期许和尊重“优胜劣汰”市场法则之间的冲突,现实中凸现“政府、社会、市场”三元架构的“失衡”。在特殊背景下,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国企改制过程中企业文化的转型”这个问题,并提出转型后的企业文化应具有的三个特点。

    2006年02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对策

    涂晓岚;

    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定团结的主要问题。为解决目前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竞争力不强、融资渠道不畅、投资环境较差、县级财政资源匮乏、政策倾斜不到位等问题,应在体制和制度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加大改革力度以构建适宜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行政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编制引导西部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规划,以人才为资本来推动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等。

    2006年02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ERP对企业内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张晶晶;

    ERP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基础上、规范化的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ERP系统的实施和应用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也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主要论述了ERP实施后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及企业的对策。

    2006年02期 74-7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论法律英语课程“双高”教学目标的实现

    杜金榜;

    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法律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中国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法律英语课程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对学习者法律基本功的要求高,对其英语交际能力要求高。为了保证法律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双高”目标不能降低,不可或缺。从中国目前的教学条件看,“双高”目标的实现尚有相当大的困难。本文针对这种状况,阐述法律英语课程的设计,揭示法律英语课程的特点,证明“双高”目标制订的合理性,论证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做法。本文提出法律英语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希望有助于中国法律英语教学实践。

    2006年02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翻译教学“观念建构”模式再探

    刘季春;

    本文是“本科翻译教学‘观念建构’模式刍议”的续篇。我国翻译教学界曾长期为究竟应侧重实践还是应侧重理论所困扰。作者首次提出“观念建构”模式以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就这一模式所涉及的两个核心问题“教什么?”和“怎样教?”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2006年02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探索——以综合英语课Viewpoint为例

    李惠胤;

    近年来,在教育界经常听到“批判性思维”这一词语,那么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在英语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笔者根据自己编写和教授综英教材Viewpoints的体会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四大要素:选用有趣有争议性的话题、多媒体的使用、民主和谐氛围的创造及评价方式的改革。因而英语教师应主要从这几方面着手,在英语教学中尽量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006年02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创新,不能失场的主题——《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评介

    彭启贵;

    2006年02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评《柯林斯英语词典》(21世纪版)

    李爱华;

    本文首先将《柯林斯英语词典》(21世纪版)与另外两部英国阅读型词典进行共时比较,从而归纳出该词典基于“可学习性”的四点特色;然后通过该词典与其第一版的历时比较,分析出该词典在收词、信息处理、释义、例证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本文认为,该词典虽然比同类其它词典具有较强的“可学习性”趋向,但亟需更大的改进。

    2006年02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西柏坡赞

    张晓华;阚世英 ;

    <正>~~

    2006年02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中国英语学习研究》简介——英语学习的跨语言文化因素与语篇模式研究

    2006年02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

访问量:55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