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中民,赵成国
本文在对中国海权发展战略学术分歧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对中国海权发展战略认识分歧所涉的几个问题进行若干思考。本文认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中国一方面要考虑陆地安全环境改善为相对集中力量发展海权提供的战略可能性,同时更要从海疆安全面临的压力考虑海权发展的必要性;在发展海权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上,不应如何盘算降低本来已经非常低的海军国防投入,而是应该寻找思路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国力贡献率,进而为海权发展提供动力;在海权发展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关系上,中国海权的发展并不构成导致冲突并阻碍中国和平崛起的结构性因素。
2005年01期 5-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杨闯
本文是对当前国际形势特点和中国制定外交战略必须考虑解决的几个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思考。提出应该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实力、周边环境和当代世界的主题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争取国际和平环境,正确地制定对世界主要大国或国家集团的外交政策。
2005年01期 10-14+6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金正昆
本文探讨了邓小平同志主政中国时期主要的外交思想。认为他在明确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确立“和平与发展”为两大目标、制定“一国两制”的基本构想、绘制“国际新秩序”的整体蓝图、坚持“韬光养晦”的应对策略等方面,对新中国外交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01期 15-18+2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吴金平
人民币升值2003年2月以来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其原因与其说是经济的,不如说是政治的。本文从美国政治角度探讨了人民币问题是如何变成一个问题以及该问题的实质。
2005年01期 19-2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黄灼明
本文阐明抓好多层次的“珠三角”经济发展是顺应时势发展要求的选择。现在,需要运用综观发展观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经济协调发展,并提出经济协调的基本思路。
2005年01期 23-2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陈钦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地区差距问题。区域经济问题的解决,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综观经济学理论来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才能更有效地整合和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综观经济效益和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05年01期 29-33+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周静琼
本文通过对英文版美国文学教材、外国文学研究旗舰期刊和近期面世的美国文学史类书籍的归纳和评论,疏理出国内美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弊端:重男轻女和种族歧视,并提出如何在文化研究的语境下改善这种局面的策略。
2005年01期 34-37+5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王晚霞
包法利夫人一生浪漫和追求浪漫的表象都与她自身所处的物质、爱情、心理现实相矛盾,她颠倒了浪漫与现实,迷失于真善美三维间,追求的只是浪漫旗帜下物欲和情欲中的自我享受和释放。
2005年01期 38-40+4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王春艳
作为古典美学重要范畴的“妙悟”来源于禅宗,它是禅宗“顿悟”概念的美学转化。本文通过对禅之“顿悟”与艺术之“妙悟”两个概念的横向比较,试图大体勾勒出这种转化的历史脉络及内在逻辑,以求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艺术思维受禅思维影响的基本状况。
2005年01期 41-4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昌梅香
本文着重探讨徐通锵先生的“核心字和汉语的语义构辞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通过现实的语料分析,说明徐先生的“语义构辞法”其解释能力和作用,有待于在应用中检验。
2005年01期 45-47+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李楠
指示语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话语和语境的联系就是通过指示语完成的。指示语是理解语言表达意思的关键。对法律法规中指示语的翻译是译者遇到的众多难题之一。中英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不同,反映在语言形式上的指示语肯定有明显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做一些调整以保证交流得以顺利进行。本文从Sarcevic关于法律翻译是一种交际行ǔǔé为的理论出发,结合杜金榜教授所提出的法律交流的三个原则,即:语言从法原则、存异求同原则、比照补足原则,分别从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地点指示语、语篇指示语四个角度阐述了对法律法规中指示语的翻译方法。
2005年01期 48-51+5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李冰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从三大纯理功能中的语篇功能出发,对若干律师辩护词的主位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分析中,我们对韩礼德的理论及其他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观点进行了整合。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主位选择是说话者为了实现某种交流目的所做的有意义的选择,充分体现出律师辩护词注重客观性、逻辑性,尊重事实与法律,避免主观性、随意性的特点。
2005年01期 52-5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张保红
文学语言的意义是指义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其审美性体现在自指性、曲指性与虚指性三个方面。文章从文学语言审美特性的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学作品中语言审美性的具体翻译情形,旨在为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批评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角。
2005年01期 56-5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吕炳华
口译是一种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口译活动始终体现译员的主体作用,映射出译员的独特人格、价值取向以及历史存在等主体性因素。本文试从道德自律、译语选择、信息安排以及副语言特征四个方面,探研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及其表现,以提高对译员主体性的认识。
2005年01期 60-6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伍方斐
欲望叙述是当代中国文学叙事和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针对新时期主流文学在欲望叙述上的总体的乌托邦取向和“附魅”化的话语转移策略,以先锋文学为代表的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话语主要从解构维度对欲望进行重新叙述。对主体、真实、意义等元叙事要素的解构,成为后现代叙事为欲望“祛魅”的基本策略,它开启了“后新时期”尤其是90年代文学面对欲望、回到当下的范式转型。
2005年01期 64-67+7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张均
普遍历史观念是西方历史主义的核心观念。它以直线向前、不可逆转的时间意识为基础,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既是合目的性的,又是合规律性的,在其后期还发展出了未来可以预测、历史的意义可由其发展过程本身决定的思想。普遍历史观念是对古希腊循环观念的彻底变革。它源于基督教启示录历史观,在启蒙运动中基本确定,并经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一种历史决定论,对西方世界与非西方世界均影响深巨。
2005年01期 68-71+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陈穗湘
本文聚焦于左拉名著《萌芽》中人物的兽性化问题,梳理出导致人物兽性化的重要因素:环境与遗传影响。在左拉那里,书中人物都成为这两种无法抗拒的厄运的牺牲品。笔者对其人物兽性化的剖析,旨在揭示作者对工人群众的态度,总结其创作手法的真正意图及艺术得失。
2005年01期 72-7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殷燕
本文经过系统分析“以语言输出为导向(output-oriented)”的语法教学方法的形式、特点以及各自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以语言输入为导向(input-oriented)”的语法教学的新思路,着重探讨如何通过“提升学生的意识”进行语法教学,帮助学生实现从语法到语感的顺利过渡,从而使语法知识“内化”成语言能力。文中根据分析探讨的结果提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语法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及新的测试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反复接触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感知语言的规律性,从而形成对语法知识自觉运用的习惯。
2005年01期 76-7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齐放,王福琦
英语说明文中的段落主题句决定了段落的文体模式。本项研究对中国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英语说明文文体段落模式进行了调查和分类,发现他们所采用的文体模式依次为归纳型、演绎型、准归纳型和无主题句型,而演绎型文体模式出现的百分比相对较低。约有70%的作文在结尾段中没有对全文的分论点进行扼要的归纳。
2005年01期 80-8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 孙平华
以对错误理论的简要回顾为基础,从分析第二语言的发展、错误的分类和错误分析的意义着手,本文重点从6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对待学生错误应持的对策,并通过对一篇英语作文的具体剖析,提出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使用这些对策,以期能够回答如下问题:教师该怎样对待错误或教师对待纠错应持的对策是什么?
2005年01期 85-88+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郝红艳,张念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对象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经历的外国留学生,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其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来穗印尼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反映了目前在穗印尼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并结合印尼留学生自身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
2005年01期 89-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陈寒溪2005年01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