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末年和五四运动后期中国文学翻译的差异

    胡杰

    上个世纪的头三十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中国文学翻译也先后出现了两次译介外国文学的高潮,一次是在晚清末十年(1900-1910),一次是“五四”后十年(1919-1929)。但是,另一方面,前后两次的文学翻译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选材、翻译策略及对译入语的影响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试图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对这种不同之处的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型。

    2003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口译学习指标和测试评估

    李游子

    专业英语的口译学习与测试历来是难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了学习因素与口译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取得不少成果,而对学习因素与其测试评估之间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学习口译的三大要素为切入点,对外语教学环境下的若干学习变量和学生的口译成绩之间的关系作了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研究,并结合研究成果探讨了改进口译教学的一些思路。

    2003年03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从《论语》三个译本看古籍英译的出版工作——兼与刘重德教授商榷

    王辉

    本文以《论语》的三个译本(分别收入《汉英四书》、《大师经典文库》、《大中华文库》)为例,指出大陆出版界编选西方汉学家译文时不注意保全译本特色,对译者注释、引言、附录等任意删削却不加说明,既有损于原译价值,又误导读者和研究者。

    2003年03期 13-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 词典查阅的认知心理分析

    李茜

    随着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研究的结合,词典学研究中的读者角度已经逐渐成为词典编纂者和词典学家关注的一个新的角度。词典查阅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形式,可以从解码、字面理解、推导理解和理解监控四个阶段进行认知分析。本文在对查阅词典的这四个阶段进行分析后,提出使用高频词进行释义、优化释义结构、对学生进行查阅词典的元认知知识的教育等建议,旨在为词典编纂和学生有效地使用词典提供一些帮助。

    2003年03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电子词典的功能结构及系统设置

    章宜华

    现在市场上的电子词典越来越多,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但国内早期的电子词典大多功能比较单一,查询方式不够灵活,查询显示比较呆板,影响了词典知识功能的发挥。而港台地区和西方国家同期的电子词典在功能设置方面则有不少优势。本文在对国内外几十种词典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当今电子词典的一般功能结构及系统设置。

    2003年03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CEPA:WTO框架下内地和香港经贸法律关系的新发展

    李伯侨,卢书桃

    本文运用WTO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则来审视我国内地与香港刚刚签订的CEPA,对CEPA的利与弊做初步探讨。认为CEPA的签订可以迅速提升国际社会对香港的信心,CEPA的签署只是踏出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在以后关于CEPA的进一步谈判中,应当充分注意到CEPA文本中业已存在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订立详细明确的附则,将解决争端机制规则化,将司法审查引入其中,争取从一开始就成为“规则导向”而非“政策导向”的CEPA,以期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一体化关系,为内地与台湾的一体化提供成功的范本。

    2003年03期 25-2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 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中法、德、英的分歧——以地缘政治为视角

    胡文涛

    法、德、英在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中长期存在着分歧,这些分歧主要体现在欧洲一体化的目标设计,一体化事业的“轴心”力量的组成,以及与美国和北约关系的处理等问题上。地缘政治利益的不同是这些分歧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阐释三者的地缘政治利益观不同,图解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缓慢的原因。

    2003年03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 客家话形成的三个阶段

    谢栋元

    本文通过历史事实和语言事实,把客家方言的产生分成酝酿期、形成期、成熟期三个历史阶段,用以证明客家民系的形成也经历了同样的三个历史阶段。

    2003年03期 31-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赤心彩笔 苦味人生——读澳华作家廖蕴山

    罗可群

    澳华作家廖蕴山既秉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虚心学习西方文化。他大声疾呼:“多元文化仗交流”。其诗文是人生苦旅的实录,也是对多元文化认识的实践。

    2003年03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典型美国佬》中的典型中国佬

    薛玉凤

    本文运用霍尔提出的文化属性的双轴性理论,分析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典型美国佬》主人公拉尔夫及其家人身上所体现的文化双轴性,着重讨论了小说人物对中国典型的成功观、家庭观及思维方式的传承与延续。

    2003年03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日本中世文化与中国禅文化的关系

    韦立新

    日本中世文化的许多内涵(包括该时期形成的文艺理念、审美意识、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都对日本的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日本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内涵。论文通过对日本中世文化中的主要部分与传自中国的禅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进一步揭示了两者之间客观存在的渊源关系以及日本中世文化所受到的来自中国禅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指出:日本中世文化的主要部分实际上是在传自中国的禅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受中国文化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令人瞩目。

    2003年03期 44-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 从《玻璃山》管窥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特点

    刘辉,单雪梅

    本文以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短篇小说《玻璃山》为标本,通过分析其写作特点,即反传统的文字编排,重复、堆砌和拼贴等手法的使用,对传统文本的颠覆以及虚实结合的构思,来说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观点:现实不可表现,文学文本只是一种纯粹的虚构。

    2003年03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飞翔的快乐与惶恐——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与宗教

    周芳

    艾米莉·迪金森出生于宗教气氛浓厚之家却拒绝皈依宗教。她追求思维自由而拒绝上帝,却又凭借诗歌来接近上帝,从而平息内心的惶恐不安。诗歌,既是诗人拒绝上帝的因缘,也是诗人接近上帝的通道。

    2003年03期 51-5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美国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的启示

    陈建平

    本文作者作为广东省高等教育考察团成员于2002年访问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文章重点介绍在考察中所了解的该校基础学院实施通识教育的情况及其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讨论通识教育与我国高校推行的素质教育的关系,试图为我国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一些可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2003年03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 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索

    戴良铁

    本文分析了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特点,论述了案例教学在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介绍了MBA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2003年03期 59-6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 “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

    王卫红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特点必须注重实操性与创新性。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复合型营销人才,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在欧洲各国高校中应用较普遍的“项目教学法”,结合作者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重点探讨了“项目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及其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同时指出该教学法存在的局限性和应注意事项,为在营销专业各课程中推广“项目教学法”提出一些建设性措施和方法。

    2003年03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 高校德育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弹性德育构想

    李辉

    现代高校德育面对的环境可以分为确定性环境和不确定性环境。前者是高校德育主体能够控制并可以利用其实现教育目标的环境;后者是指既影响着高校德育,又往往不在教育主体控制范围之内的环境。社会开放范围的扩大、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使高校德育环境的不确定性逐渐强化。本文侧重于反思过去依赖于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建立起来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相应地提出在社会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现代高校德育需要确立大德育观,发展弹性的德育。

    2003年03期 65-6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合作式教学法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卢红梅

    本文就合作式教学法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认为以合作式教学法为原则的高级英语教学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实践证明,在高级英语教学中,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是成功实现以合作式教学法为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外语学习成功的有效途径。

    2003年03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新特点及其防治

    谢文新

    如何严肃考试纪律,对大学生作弊行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高校管理者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新特点,进而探讨如何防治这种现象的诸种对策。

    2003年03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略论部分高师学生师德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

    纵瑞林

    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职业道德对其他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有较大影响,在社会上具有表率作用和示范作用。本文从高师部分学生中存在的道德评价失范、不讲师德的现象入手,分析在社会转型时期造成高师学生师德意识淡薄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高师学生师德意识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2003年03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文科大学生计算机语言障碍初探

    简小庆

    文科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时会碰到许多障碍,其中因语言所引起的障碍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主要包括:计算机语言识别障碍、计算机语言理解障碍、计算机语言转换障碍、计算机语言操作障碍、计算机语言表达障碍、计算机语言组织障碍。为了克服这些语言障碍,可采用情境再现启发训练法、关键字概念重点讲解法、综合实例模仿法和分小组合作学习法。

    2003年03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从新闻产生过程探讨新闻失真原因

    汝炳荣

    新闻失真研究是世界性难题。新闻学受新闻实践影响很深。处在实践第一线的新闻工作者自然成为新闻失真研究的重点对象,不少论文夸大了其“无冕之王”的作用。本文从事实—认知—符号表达—解读的全过程研究新闻失真的原因,认为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失真虽有直接影响,但仅是个别事实的影响。而其他社会组织,尤其是社会思潮对新闻失真的影响虽是间接的,却是宏观的、深层次的。

    2003年03期 81-8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新闻策划的基础是新闻价值

    许莲华

    “新闻策划”的界定在新闻界仍是一个争论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新闻业务策划”的角度,提出“新闻策划”应当以新闻价值为标准。新闻价值的大小将是一切“新闻策划”的基础。

    2003年0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 翻译中的理性与对话性——罗宾逊的《译者的转变》评介

    韩子满

    罗宾逊的《译者的转变》一书,以翻译的身体学为基础,探讨了译者个人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解构了西方主流翻译理论中的理性主义思维,展示了翻译的对话性,为译者的创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该书至少在三个方面具有开创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翻译理论著作,非常值得中国翻译界借鉴。

    2003年03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 评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光盘版

    源可乐

    本文是对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光盘版的评论。文章首先对词典的各个不同版本进行评介,然后指出光盘版比印刷本优胜之处。文章同时也把这光盘和其他词典的光盘进行比较,分别指出其优点和不足,最后提出一些建议。

    2003年03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

访问量:55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