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强校 加快高教发展步伐——以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探索我校发展新思路

    许国彬

    本文以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和江泽民在庆祝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广外大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提出了创新强校的有关措施,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2002年04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 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协同运作的配套管理方式研究

    洪艺敏

    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有着内在联系,可以相互促进。但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是有条件的,其中条件之一是有良好的配套管理。只有改革目前影响高校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才能使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协同运作。

    2002年04期 9-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 学分制的发展历程及在我国高校的实施现状分析

    张丽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现今西方各国实施的学分制都是把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的一种模式,它在人才培养上所体现出的优点也有目共睹。但直至今日,我国大部分高校实施的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到底是什么原因制约了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的步伐,本文简略地作了分析。

    2002年04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从《语言自迩集·异读字音表》看百年来北京音的演变

    张卫东

    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1886年第二版)附录一份《异读字音表》(TABLE OF CHARACTERSSUBJECT TO CHANGES OF SOUND OR TONE),列有1525字,其中有一部分是同形词,有一部分是连读变音变调,除此之外,大部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白异读”。《异读字音表》反映北京音作为官话正音的地位刚刚确立,异读字与异读音既多且杂,一字四音、五音甚至六音的所在多有,中古入声字的异读尤其丰富。当时的文白异读,现多已消失;保留至今的,与今之文白异读也不一定对应,有不少是文白易位。分析这些异读音的演变,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当时的北京音与旧时官话正音多有并存,或者说,新音已立而旧音未尽退;2、同时还可见东北方音和满语的影响;3、北京音还在“进化”过程中,例如“何河荷禾贺喝合盒盍”,今日读hê,当时全读ho;“活火夥或惑祸货”等今读huo的字,当时还有ho的异读;4、中古知照二等部分字有舌尖后音与舌尖前音的异读,如“侧摘谪宅责择泽仄窄拆豺册栈暂谗谶簪碜衬诅阻”等字,而今仅个别字仍两读,多数只有舌尖后音一读;5、当日北京音系有io、üo二韵(均出自中古入声韵),为今音所无。所有这些,都说明:北京音虽说于1850年前后地位上升,成为汉语官话正音,但百余年来仍有许多演变,情况并不简单,需要认真研究。而欲真正廓清

    2002年04期 1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两性话语交际的滞碍——《白象似的群山》对话分析

    马建军

    海明威的短篇故事“白象似的群山”是一个性别话语模式的经典版本。故事男女主人公关于是否人流手术的问题的对话成功地展示了由于两人的交流目的、思维方式、谈话内容以及语言体系的不同而造成的彼此心灵沟通和话语交流的失败。

    2002年04期 24-2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论ESP理论在短期英语强化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

    梁宁

    本文结合培训部的英语教学实践,探讨特定目的英语教学理论在短期英语强化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对短期英语强化教学的指导意义。

    2002年04期 28-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COBUILD式释义与现代语言学理论

    徐海

    本文试从现代语言学角度分析COBUILD式释义的科学性。这种释义方式是基于现代语言学理论之上,吸收了功能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语用学、句法学等语言学派的观点和理论。本文还探讨了这种释义方式对汉语类词典编纂的启示。

    2002年04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 中国儒教文化与日本近世思想的形成

    韦立新

    本文通过对日本近世思想史上较有代表性的思想体系的特征及其形成进行考察,并 将其核心内容与儒教的核心思想比较分析,指出中国的儒教文化实际上给整个日本的近世思想都 打上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2002年04期 36-3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 国有股减持的理想模式与现实抉择

    贺显南

    国有股减持一直在寻找一种“多赢”的理想模式,但这种“多赢”的基础并不牢靠,原因在于其仍然是一种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无法通过市场来操作,而且有可能影响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现实的选择是,将竞价发行方式全面引入国有股减持中,在逐渐拓展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按照股本规模由大到小渐进实施。

    2002年04期 39-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论人口文化素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广东省为例

    付华英,张拴虎

    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今发展上看,人口文化素质对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数据为分析依据,说明广东省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各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2002年04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试论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规则及措施——兼对内部会计控制在高校有效实施的思考

    沈萍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资金来源由单一的国家拨款到现在的来源多元化:除国家拨款外,学生缴交学宿费、高校利用本身资源扩充办学收入,引进社会资金等。特别是近几年连续扩招,高校原有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很多高校不得不举债扩充校舍、购建基础,设施等。庞大的收支预算,巨额资金的流进流出,使高校行政管理式的报账型会计模式受到了挑战,内部会计控制也就不仅仅只是公司企业的话题。本文对在高校加强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提出几点想法。

    2002年04期 46-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关于在会计学原理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蒋基路

    由于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而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就如何在会计学启蒙阶段课程——会计学原理教学中贯穿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改革评价体系来建立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人格,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形成正确职业判断打下良好基础。

    2002年04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榆树下的欲望》: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叛

    张小平

    奥尼尔在女性人物塑造时,能够同情女性,真实地再现她们残破的心理和她们受挫的感情,以及作为男权社会牺牲品的痛苦。在《榆树下的欲望》一剧中,通过描述爱碧在其婚姻选择中的自我主张及进攻性,对真正自然的爱情的追求,以及她犯下的乱伦、通奸、杀婴的罪行和其敢于为崇高的爱情而选择死亡等等行为,奥尼尔客观地再现了性别社会中一位非常自然的、敢爱敢恨的、有主张的聪明女性对男权社会建构下的性别身份、性别角色的挑战和反叛。

    2002年04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现代人的心理肖像

    黄家修

    罗宾逊以其肖像诗闻名于世。他的肖像诗采用传统诗体,但在内容和技巧上却接近现代主义。这些诗歌扎根于现实之中,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不仅针砭时弊,而且富于哲理。这些诗着重展示现代人的内心世界,却极少采用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而是采用客观叙事手法,戏剧表现手法和象征隐喻手法,在艺术上有所创新。这些肖像诗的成功为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基础。

    2002年04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文化的正常化与陌生化——《瞬息京华》及其中译本个案分析

    王琼

    林语堂的《瞬息京华》在译成中文后使众多中国读者有一种疏离感和陌生感,而造成文本陌生化的原因在于非本民族语言到本族语言的不完全转换、叙述人称的模糊、以及投合西人期待视野而不符合国人预期的写作方式及内容,这种写作策略反映了林语堂在当时中国文化对比西方文化处于明显劣势中为中国文化申言所作的使之正常化的努力,以及由于他的介于两种文化中不明确的定位所造成的陌生化的缺憾。

    2002年04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从《雨月物语》看秋成的儒佛观

    徐磊

    历来研究者认为,国学者上田秋成在其代表作《雨月物语》中,充分体现了其反儒教反佛教的思想。但本人认为,秋成的国学思想十分独特,并非一般国学者的反儒佛思想;《雨月物语》中所体现的也并非对于儒佛思想的否定态度,而是秋成对于儒佛本质的肯定的态度。理解这一点,对于《雨月物语》主题思想的研究,以及加深对秋成独特的国学思想的认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002年04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论亚太新秩序与中国的贡献

    曹云华

    亚太地区是一个相当多元化的地区,无论是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文化等方面,这个地区都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目前,这个地区正朝着建立新秩序的方向前进,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该地区的一些主要国家渴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其他方面的交流。在建立新的地区秩序的过程中,大国可以而且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地区性大国,中国在建立亚太新秩序的过程中有能力也有义务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2002年04期 68-7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 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几个理论范式与启示

    肖刚,江忠武

    国际关系理论在美国的对外政策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学者们的理论往往成为决策者的决策依据和重要的理论指导,“经世致用”可以说是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属,是重要的“显学”,由于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常常被决策者所采纳,这也刺激了该学科的蓬勃发展,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并可以作为我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重要参考。

    2002年04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以写促学,让学生写出自信心和成就感——高校英语写作课整体改革的初步探索

    郑超

    本文针对我国外语教学的一大疏忽,即写作教学基本上是环绕全国统考的要求转,缺少自然写作能力培养这一重要环节,阐述了笔者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化专业主持写作课整体改革的理据和实践。这一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验“以写促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不受拘束地用书面英语表达内心的构思,来促进英语知识向运用层面转化。同时结合精泛并举、快长并重、开辟课外学习园地等一系列措施,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磨练外语基本功的机会,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写出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自觉运用英语的过程中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2002年04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 保险专业的行业背景与人才培养特色分析

    陈伟

    本文通过对我国加入WTO后中国保险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和高速成长的描述,分析广东省成为我国对外资率先开放保险市场最早和最大的地区后,将引发对“国际化”保险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揭示广东省高校在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滞后现状,从而阐明广东高校应当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抓住机遇增设保险专业,以“国际化”为导向培养保险专业人才,满足广东省保险业率先对外开放和高速发展对本科及以上层次保险人才的需求,同时完善和优化自己的学科结构并提高办学效益。

    2002年04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法语语法教学新探

    谢咏

    本文对国内基础法语语法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认真探讨。文章分析了规范语法教学内容的利弊,指出它与当代法语之间的某些脱节,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作者认为语法教学的“明示”和“隐含”两种方法各有千秋,都可以借鉴;同时还提出几条具体的教学原则,并强调要把实践性原则和交际性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各种有意义的情景中反复进行大量的操练,力图使语法规则内化为他们的自发反应。

    2002年04期 85-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 外语教学的艺术风格

    陈玉玲

    外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的风格是教学艺术最为重要的体现。它是教师组织教学、语言及非语言特点的个性化的综合体现,它能够发挥个人素质的优势,体现个性,并有助于教学活动更为合谐、有效地进行。把教学艺术个性融入到教学中去,勇于追求和创新,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002年04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 试论学报特色与核心期刊

    汝炳荣

    学报缺乏特色,雷同化现象比较普遍。遴选为核心期刊的学报均是某一学科某一研究方向上有特色的学报。学报特色是生命力、竞争力的体现,是进入核心期刊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报要办出特色,没有现成模式可套用,也没有捷径可走,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把握好学报的学术性、原创性及个性的统一。

    2002年04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2002年总目录

    2002年04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

访问量:56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