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景华,王言根,李之保
<正>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紧迫性。 1.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按照国家的规划,再过50年,也就是2050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为此,江泽民主席提出:“要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没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2001年04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杨旭东
“高等教育”?“大众化”?“知道”的陷阱使研究者错过了反思自己的思与所思的关联。语义规定方法的局限使得研究在未经反思的平面上进行。语用中的“高等教育”含义和说法者的身份、思想方法等密切相连。“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说话者制造出来的,所以规定的含义是特定说话者条件下的含义,反思说话者与其所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放弃无意义的争论,有助于澄清语用中词语的含义。
2001年04期 7-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 龚晓菊
<正>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是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提出来的,他根据大学适龄人口(18-22岁)的入学率,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化阶段,其入学率低于15%,大众化阶段,入学率为15%-50%,普及化阶段,入学率为50%以上。这是世界上通行的高等教育阶段划分方法。
2001年04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陈艳
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而高等教育要实现大众化,首先考虑的应是其物质保证,即大众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本文通过阐述世界上较早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筹措教育经费的经验,在分析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大众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应从政府、社会、个人、学校等四方面开拓大众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渠道,发展大众高等教育
2001年04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 李青
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特点与教学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成为该专业的基本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培养21世纪市场营销人才的需要。本文介绍了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具体情况,讨论了多媒体教学所带来的优势与挑战,提出了推广多媒体教学的建议,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
2001年04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肖武东
针对目前国内英语听力教学中班级小,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材更新慢、英语教师短缺且工作量大等实际情况,我校组织几个学院联合开发了一套基于网络务件下的自主视听教学课件,本文拟从该视听教学课件开发的思路、特点、功能以及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对这一课件进行全面介绍。
2001年04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 胡忠利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时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本文试图围绕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优化学生德语学习环境,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探讨目前我国德语专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越性,开展互联网辅助德语教学的可能性。
2001年04期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 周安宁
本文基于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着重分析了电子商务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针对国际贸易电子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分析,提出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教育方案。
2001年04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蔡芸
全英教学是将某一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英语学习合而为一的教学模式,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通过全英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和学习国际通行的有关概念、理念和操作方法,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本文就全英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实现全英教学的现实条件作一论述。
2001年04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邱小轻
交际教学法以交际为出发点及目的,围绕交际组织教学活动 本文从师生间的交际、学生间的交际以及在教授《交际英语教程》时的具体交际活动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交际的内涵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期更好地发挥交际教学法的优点,提高教学质量。
2001年04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 聂新艳
模糊语言是人类有效地进行交际不可或缺的手段。本文首先就模糊语言的功能做了语用上的分析,继而具体阐述了模糊语言的应用环境。结论是我们应明确认识模糊语言的功能,并学会在适当的场合合理运用模糊语言,以便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实现交际目的。
2001年04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左年念
本文根据外语测试理论的回顾,叙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现代外语测试理论的演变和发展,探讨了这些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发展方向提出对我们外语教学的启示
2001年04期 49-5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 谢应喜
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而文化趋同的实质是读者对于异域文化的逐步认识与接受,因而也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二者辨证统一,是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侧面。在这一矛盾中,无限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异化成为必然趋势;有限性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决定归化的现实必要性 翻译实践中,归化还是并化取决于文化越同的程度和读者的现实接受能力
2001年04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王建国,贾佳
本文介绍了女权主义翻译与研究的背景以及女权主义翻译者的主张,指出加强对女权主义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研究时译介学和翻译研究发展的重要性,甚至有必要加强广泛意义上的性别与翻译研究
2001年04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张慧明
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体现外语教育听、说、读、写、译5大技能训练的特色教学课时缩短对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1年04期 61-6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