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言文化学院(筹)成立于2018年,日语语言文化学院由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和亚洲校园教育中心组建而成,亚非语言文化学院(筹)包括阿拉伯语、印地语、乌尔
选取2001-2015年中国27个省市医药制造业有关创新的投入产出指标,以时滞一年作为处理,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其创新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技术效率平均值仅为0. 568,西部地区创新效率水平最高但存在倒退现象,东部、中部地区则不断提升,东北地区保持基本不变的趋势;全要素生产率为1. 0775,增长速度为7. 75%,其中吉林省排名第一;但超过一半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小于1。中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偏低,应注重投入要素的合理运用,实现医药制造业创新高效产出。
利用RCA指数、RTA指数以及TCI指数对广东与泰国两地贸易进行测算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全球具有贸易优势,泰国的优势集中在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两地可以基于各自优势进行贸易。通过对两地贸易商品的RTA和TCI指数测算,结果发现:广东对泰国贸易商品并不是最具比较优势和互补性商品。据此提出广东近期对泰国贸易商品的重点类别,以及未来应该重点进行贸易商品种类。
基于真实的新闻英语语料,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量化分析英语新闻标题词性和构词法两个维度的分布特征,发现英语新闻标题中名词比重占绝对优势,达53%;动词多为不加后缀的短小词;标题中阿拉伯数字词大量使用,体现了语言经济原则。四种主要的构词法中词缀法的构词能力最强,缩略法次之,复合构词法和转换构词法分列第三和第四。标题中不同构词法的使用使其词类丰富多样,可读性强,易于传播。同时,对词汇分布特征所产生的文体效果做出归因分析。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犹如一部语言学百科全书,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界对其评价可谓林林总总,但布氏在零句方面的精辟论述和重要观点却较少受到中国学界关注。文中介绍了《语言论》中的零句观,对《语言论》的句子类型观、零句的类型及特点进行研究,并就其对赵元任等语言学家的影响以及中国零句研究的起源及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进一步明了这位语言学巨擘及其《语言论》对中国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英汉语位移动词pour和"倒"融合了位移、使因和容器概念。基于语料统计发现:(1)英汉语致使移动句是基本运动事件表达句,英汉语双宾句、英语pour full句、汉语"倒满"句体现了副事件融合的扩展模式。(2)英汉语的终点路径均呈优势分布。(3)位移终点INTO在英语双宾句缺省表达,而汉语使用"给"表达位移目标TO和位移终点INTO;汉语双宾结构中,"给X"在动词前呈优势分布。(4)英语用full表达"内部充满"的结果语义,而汉语用"满"编码"表面布满"和"内部充满"的概念语义;在表达"内部充满"的结果路径语义时,英汉语主体-背景均逆序表达。
言语幽默是言语所具有的让言语接受者感到有趣、好笑或滑稽的特质,主要包含笑因和笑果。根据言语幽默的内涵,其解读机制就应包含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笑因的解读,二是笑果如何生成的解读。前者是听话者将话语进行概念合成,得到层创结构的意义,体现为言语幽默的笑因;后者是听话者通过对笑因与认知语境之间的语义冲突进行认知推理而得到笑果。
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黑犬》是一部标志其从早期对于"惊悚"题材的兴趣转向人性和历史思索的重要作品。麦克尤恩重点探索这部小说中人与历史的伦理关系,通过目睹柏林墙倒塌、参观马伊达内克集中营和遭遇欧洲村庄中的黑犬等文本细节的描述,说明那些人类历史中灾难性的悲剧以及其中被摧毁的伦理价值并没有得到当代人的深刻反思,宗教意义上的人类原罪依然存在于个人和集体的层面,人们应该具备的同情怜悯的道德立场依然没有被唤起。不仅如此,作家虽然在文本中暗示了爱是救赎自身的途径,但对于人是否实现道德救赎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和怀疑。
在奇幻小说的文体框架下,石黑一雄新作《被掩埋的巨人》一个核心主题是对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历史的回溯与重构。首先,作品通过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战争史、宗教史的"互文性"指涉,显示了石黑一雄前置历史主题的意图以及对民族冲突复杂渊源的揭示。这种历史指涉是对英国文明源头的回溯,也是对"英国民族性"的再次探讨。其次,在当代的国际化语境下,石黑一雄对盎格鲁-撒克逊历史进行文学性重构,表达了对民族集体性战争记忆的矛盾态度。
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科学取代宗教,理性带来历史的进步,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焦虑、困惑与危机,而美学不失为一条理想的现代性救赎之路。爱伦·坡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由"暗恐/压抑的复现"心理导致负面情绪,与美学交织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负面美学现象,坡通过负面美学,揭露了社会和人性的丑陋,并消除了死亡和残酷现实带来的压抑,体现了美学的救赎作用。这种心理学转向的美学现代性阐释丰富了爱伦·坡美学研究的外延和内涵。
在分析"半A半B"构式的结构、语义、句法和语用方面的特点,并梳理"半"字翻译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四字格习语翻译的语用翻译方法,认为要根据四种不同的情形选择突出语义性和语用性的无"虐暴"或仅有"软暴"的译法。同时通过中英平行语料库收集经典名著《红楼梦》和《西游记》的全部"半A半B"构式例子,对比其不同的英译法,揭示了各译者和译本在实际翻译中的深层差异。
以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角,论述虹影代表作《饥饿的女儿》的英译传播问题。基于该理论三大基本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在探析虹影文学惯习形成及其文学场域资本的积累、评述英译者葛浩文译者惯习形成和翻译场域资本积累的基础上,重点论述英美出版社主导的译作翻译、出版、传播的过程。研究表明:《饥饿的女儿》的翻译、出版和传播始终伴随着场域主导力量——英美出版社的资本运作;在此资本驱动下的译者、原作者、媒体、学者、读者等则起到了促进作用;各方资本力量的密切合作促成了英译本的良好传播效果。
国内学者对《红楼梦》的杨宪益译本与霍克斯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大都认为杨译本与霍译本在艺术成就上不分上下,在翻译方法上各有千秋,然而在西方专业及普通读者中,霍译本的声望远远高于杨译本。面对这一不同结论,怎样看待和解释杨译本《红楼梦》在国内外受众中的差距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探析不仅关系到《红楼梦》英译发展本身,还对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文化典籍外译"事业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大部分的俄语专有名词属于singularia tantum范畴,即在数的范畴中不可切分,只具有单数形式。但在文艺作品中,尤其是诗歌中常常会出现专有名词的复数形式,这些违反常规语法规则的应用除了实现其词汇本身的语义功能外,往往还具有修辞、美学等审美功能。以二十世纪诗歌为语言材料,对应用于诗歌中的俄语专有名词的复数形式加以分析,确定其独特的审美功能,为进一步研究俄语名词词法范畴的审美潜能提供了一定的范式。
随着中韩经贸合作的深化,市场对商务韩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商务韩语课程已经成为高职应用韩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企业和高职应用韩语专业的学习者对商务韩语课程的需求现状,并进行结果分析,进而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考核四个方面对高职商务韩语课程设计提出建议,以期对高职商务韩语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在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媒体市场化转型及集中化发展过程中,俄政府遵循媒体行业及其媒介产品的基本经济属性,在各阶段制订符合其发展规律的媒介法律与政府规制政策,实现媒体由舆论工具向现代传媒集团的转变及其集中化发展优势。随着俄罗斯媒体产业市场化的发展,俄政府及其立法部门不断补充和完善媒介法律法规,适时调整政府规制导向,形成了符合媒体市场化转型的社会环境、行业集中化发展属性的内在规律与要求的媒介法律体系。
中国与阿富汗互为近邻,随着中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日益增多。通过对阿富汗黎明新闻网站和哈玛通讯社网站2011-2016年的涉华报道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总结报道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揭示影响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因素,提出改善中国在阿富汗国家形象的相关策略,以期让良好的国家形象助推中阿两国关系的全面平稳健康发展。
当今网络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在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和方式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和严峻的挑战,使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与方式显得比较滞后。创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话语与方式,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习惯,借鉴网络新媒体话语与方式的特点、规律,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前提下,将传统严肃、抽象的话语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话语,将传统灌输、说教的方式转化为互动、轻松的方式。
为了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2013年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设计了无理由退货制度。但在网络购物领域,制度运行中出现了经营者提高退货门槛等"绞尽脑汁"的规避现象以及消费者恶意退货等"不计后果"的滥用现象,导致无理由退货制度的实效与其设计初衷相背离。此问题的出现在于制度设计缺乏合理性:天平向消费者一方过度倾斜,忽视了对经营者利益的兼顾,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分配严重不对称。有必要通过对第25条中的经营者规避现象、消费者滥用现象的法律责任等进行制度再设计,重新对消费者权利与经营者利益进行更合理权衡,以能让该制度尽最大效果,发挥其正面功能。
与核心课程相比,哈佛新一轮通识教改在理念上由"知识导向"走向"生活导向"。核心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而新方案则侧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新方案课程体系的变化,如加强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建立"活动学习"模式、拓展美育类课程、探究智慧生活的艺术,都体现了"生活导向"的原则。在社会现实的巨大变迁面前,哈佛在努力寻求自由教育与实用主义教育的平衡点,尽管有时进退失据,但总体上仍为自身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民办高校作为一个典型的利益性相关者机构,构建利益均衡的法人治理框架,是保障民办高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高效运行的关键。当前,举办者专断决策、校长权力失真、教师和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不足、政府监管不到位,是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利益失衡的突出表现。健全董事会制度,落实校长负责制,建立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内部制衡制度,完善以政府为代表的外部监督机制,构建利益均衡的法人治理框架,是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基础。
<正>~~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