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巡礼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

    <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科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面对金融业和金融学科的迅速发展、金融学科和应用数学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科学研究动态,学校于2014年7月决定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将金融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2016年01期 v.27;No.103 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经济与管理

  • 包容性视角下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比较分析

    李翠兰;邵培德;

    以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财政支出等数据为基础,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结合亚洲发展银行包容性增长的指标体系与财政功能性支出分类指标,分别采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省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包容性增长水平较高的省份,财政支出项目中的一般公共服务对该地区的影响越大,作用越明显。(2)随着包容性发展水平提高,财政支出的综合影响程度越高。(3)民生财政已成为发展的共识,教育、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等有关民生财政的支出对各省份的发展起重要的影响作用,它成为促进各地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016年01期 v.27;No.103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中国省际工业资本利润率计算及其变动新趋势分析

    李铁立;刘程;

    根据永续盘存法(PIM)对省际工业资本存量进行估算,计算了中国各省市的资本利润率,对中国区域工业资本利润率和相关省市工业资本利润率变动趋势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整体上,中国大部分省市工业资本利润率呈现"N"型走势,主要原因是利润份额下降导致的;(2)金融危机之后个别省市利润率的变动趋势存在显著特征,其中上海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利润率上升和重庆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下降来实现利润率上升。

    2016年01期 v.27;No.103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美国洛杉矶治理雾霾的经验与启示

    崔艳红;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洛杉矶雾霾问题凸显,市、郡两级政府和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对雾霾问题十分重视,采取了查找雾霾根源、设立专门机构、完善防控雾霾立法等一系列措施,雾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治理雾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与启示。

    2016年01期 v.27;No.103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幽默语篇的语域混合视角阐释

    马云霞;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模型确立了语境因素和语义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依据Halliday语境模型及其语域理论,考察幽默语篇的语义系统与对应语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分析发现:语篇的语境因素与相应的语义及其体现形式之间存在某种"不和谐",产生语域混合,听众/读者的"期待落空"导致幽默发生。语域混合出现越多,幽默效果增强的可能性越大,从而产生"幽默叠加效应"。

    2016年01期 v.27;No.103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OT-CC的理论解释力反思

    闫小斌;

    OT-CC将推导引入生成器,借助对候选项形式的重新界定和对忠实性制约条件违反次序进行限定的制约条件PREC,可以解释经典优选论无法处理的音系不透明现象。但是,该理论在立论基础方面存在缺陷,致使解释力受限。对候选项链形式渐变性及和谐性提升的要求和PREC表述上类型受限的问题使得OT-CC陷入了新的困境,值得音系学界深入反思。

    2016年01期 v.27;No.103 34-39+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 语境制约下的模拟器理论述评

    祝敏;

    语境制约下的模拟器理论(Context-Limited Simulators Theory,简称CLST)结合跨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交际的角度构建了一个隐喻解释的新模式。在对CLST产生重要影响的两大理论:关联理论和感知模拟论的分析之后,CLST理论的主要内容得以阐释。该理论认为隐喻的使用和理解是语言驱动下的感知模拟器的部分激活,激活过程同时受到认知语境和当前激活的框架和图式的制约。在对CLST理论的评价中,它与其他隐喻理论相比的优势和不足被指出,它对感知模拟论的完善和对语境理论的发展得到肯定。CLST的兼收并蓄、与时俱进,使得它处于隐喻研究的前沿。

    2016年01期 v.27;No.103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外国文学研究

  • 多克托罗《安德鲁的大脑》的创伤叙事解读

    赵娜;

    多克托罗新作《安德鲁的大脑》是一部关于创伤的叙事。小说以"9·11"创伤为中心,多维度刻画了认知科学家安德鲁遭遇的创伤。安德鲁的创伤叙事表明受害者与施害者对抗性的角色发展为同一个体的双重身份,喻指美国人不仅是受害者,他们的前"9·11"行为以及"9·11"后发动的战争也成为创伤再次发生的潜在威胁。可见,单边式同情受害者的阅读方式已不再适合"9·11"小说,"你将我们引入了黑暗森林之路"的警示之语,将启发我们对恐怖袭击进行哲理性的本源性思索,以避免灾难再次发生。

    2016年01期 v.27;No.103 46-5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论谷崎润一郎短篇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艺术

    张能泉;

    日本现代作家谷崎润一郎非常重视叙事人称所具有的独特叙事效果。在其短篇小说中,谷崎善于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事,注重人物叙述者"我"与作者自我虚构的关系,两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有效揭示出"经验自我"与"叙述自我"之间微妙的复杂关系,以叙述者"我"的身份讲述其经历或其感触的故事,以回顾叙述形式呈现两者,使其小说内在结构具有开合自由的特点,如此叙事人称既增添了小说的阅读审美感受,又增强小说的叙事魅力,为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提供有利的条件。

    2016年01期 v.27;No.103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 神话重写与身份重构——论海伦·邓莫尔《重获身体的三种方法》中的异伦理

    付晶晶;

    海伦·邓莫尔虽然被各类综述和专著介绍为当代杰出的英国女性诗人,然而中外学者对她诗歌的研究仍然是空白。邓莫尔代表性诗歌《重获身体的三种方法》,创造性地化用基督教神话中的女性符号——被贬低的夏娃和被尊崇的圣母,重新书写成一个关于女性"失去身份——嬗变与获取生命体验——重构身份"的神话。邓莫尔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视角,通过建构新的"妻子的神话"呼应了克里斯蒂娃关于重新建构母性身份的异伦理学主张。

    2016年01期 v.27;No.103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翻译学

  • 英汉互译同伴互评反馈模式测量评价表的编制开发

    赵海娟;

    作为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新模式,同伴互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翻译教学中相关研究却刚刚起步。编制开发英汉互译同伴互评反馈模式测量评价表,并依据量表进行教学实验,以此促进同伴互评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给学习者提供科学规范、简便易施的测量工具。

    2016年01期 v.27;No.103 66-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从概念的种类看翻译中的概念重构

    谭梦;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细胞,翻译是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活动。因此翻译的基础层应该是概念系统。翻译思维离不开概念,翻译活动最根本的依据在于概念。英汉概念表达上的差异构成了语际间概念等价转换的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是用近似的概念替代,或通过解释、加注予以说明。概念重构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其本质就是利用"概念的种类"这一逻辑学范畴对翻译中的概念重构予以观照,得出四种概念重构方式: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相互转化,正概念与负概念相互转化,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相互转化,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相互转化。相互转化的原因在于两种语言的认知语境、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相互转化的结果是译文更易理解、表达更流畅。

    2016年01期 v.27;No.103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 《诗经》英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途径——以《东门之墠》的经验功能分析为例

    高博;吴晓龙;

    利用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经验纯理功能为理论框架,对《诗经·郑风》中《东门之墠》一诗的五个英文译本做了初步探讨,旨在从语言功能角度对不同译本进行客观评析,揭示翻译过程。此外,也验证了利用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古典诗词英文译本的可行性,为《诗经》英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探索。

    2016年01期 v.27;No.103 81-8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非通用语研究

  • 从话题出发看汉日语指示词照应功能之对比

    庞黔林;

    通过将话题分为新话题、当前话题、旧话题三种类型,考察了汉日语指示词"这/那"和コ/ソ在话题上的使用情况,指出它们的异同,揭示了指示词在篇章中的话题功能。最后尝试分析了指示词与话题的相关性以及话题中话者因素对指示词使用的影响。

    2016年01期 v.27;No.103 87-9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日本儿童绘本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分析

    庞佳;

    儿童绘本中的拟声拟态词,形态上以XYXY型最为典型,音韵上表现出的特点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拟声拟态词特点基本一致,而借助拟声拟态词标识来构成派生词体现微妙差别也是绘本的特点之一。从语法功能上来看,兼具副词、动词、引用等多种用法,且接续形式更为灵活。拟声拟态词的多样性、创造性是其魅力所在,在绘本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6年01期 v.27;No.103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源自唇内入声[-p]的日语汉字的ツ音变探究

    黄旭峰;

    源自古汉语的唇内入声[-p]传入日本一般用[フ]来表记,然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依照既定法则,即长音变和拗音变进行变化的同时,还存在着一种ツ音变(フ发生音变,变成ツ)的新音变现象,从而导致了部分源自入声韵p的汉字中存有以ツ/ッ结尾的惯用音,虽然有这些惯用音的汉字占少数,但还是有着相当数量的,因此不可小觑。

    2016年01期 v.27;No.103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哲学与文化

  • 日本《文心雕龙》研究概述

    陈多友;冯斯我;

    日本《文心雕龙》研究历史悠久。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日本龙学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期铃木虎雄对《文心雕龙》最古本、最善本的校勘,标志着日本龙学的兴起。受其实证学的治学精神和态度影响,经过1930-40年代短暂的发展后,1950-70年代日本龙学达到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专家学者,他们在校勘、翻译和评论领域成果卓著。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龙学再次进入了一个平缓的发展时期,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方法开始出现。

    2016年01期 v.27;No.103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钱冠连“反合”的生成机制研究

    罗迪江;

    "反合"是钱冠连后期哲学思想的主导概念,充分展示了钱冠连独特的哲学智慧。反合的生成是整合机制与分化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个机制的辩证统一性能有效地诠释"钱冠连问题"——为什么我们的事物(思维)那么相反相克,而我们的理解(认知)却是那么相合相谐?

    2016年01期 v.27;No.103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对臆造类商标专名通用化的哲学思考

    张少敏;

    现代专名指称理论是分析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臆造类商标属于专名的一类,其通用化过程是很多臆造类商标不可避免的。以艾文斯的专名理论为研究框架,以臆造类商标专名的通用化为研究对象,用共时和历时的分析方法,研究臆造类商标在通用化这一"专名使用实践活动"中意义的变化特点。从分析中发现:第一,在臆造类商标专名通用化过程中,"名称消费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也会为实践活动引入新信息;第二,商标专名普通化在历时层面其实是臆造意义消亡和通用意义诞生的双重过程;第三,商标专名通用化过程是不可逆的。以上三点以臆造类商标专名为新的研究视角,对艾文斯的专名理论予以丰富。

    2016年01期 v.27;No.103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高等教育研究

  • 徐真华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办学实践

    高云坚;

    如何办好一所大学是每一位高等教育管理者不容回避的问题。徐真华在十余年的大学管理实践中形成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并取得了有口皆碑的办学成就。徐真华认为,高等教育要有世界眼光,要在改革中寻找出路;厘清大学定位和发展思路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首要选项;大学的生存之道在于它鲜明的办学特色;大学生培养目标、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需重新审视和改革;大学应推行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大学文化是大学之魂,等等。徐真华以改革、创新为主线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办学实践对于当下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2016年01期 v.27;No.103 125-13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高校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卢景辉;杨敏生;

    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以及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根本路径在于:准确定位,把握方向,提升高校文化引导力和凝聚力;完善制度,以人为本,提升高校文化保障力和示范力;打造品牌,突出特色,提升高校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交流,兼容并蓄,提升高校文化传播力和辐射力;传承创新,积极适应,提升高校文化创造力和生命力。

    2016年01期 v.27;No.103 13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省域一流大学建设:江苏省的经验与启示

    王志强;

    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和统计法,研究发现江苏省通过统筹规划、推动院校分类发展、加快学科建设、壮大人才队伍、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等措施,一流大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江苏省建设一流大学的启示包括:必须结合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综合改革为统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在顶层设计、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和财政投入等方面加强改革。

    2016年01期 v.27;No.103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

访问量:56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