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大巡礼

  • 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

    <正>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创设于2010年10月,是由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建的副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地以应用研究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主要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国际商贸中心的城市发展愿景提供理论支撑、经验借鉴与决策参考,同时也为珠三角城市提

    2013年04期 v.24;No.8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 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正>基地由主管科研工作的顾也力副校长对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总负责,由张昱教授任执行主任。基地研究团队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以项目为纽带带动团队协作,主要依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管理学科的科研力量,并与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形成了密切的学术联系,目前已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授、博士为主体,由40多名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的高水平的研究团队。

    2013年04期 v.24;No.88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 学术成果与社会服务

    <正>基地成立以来,专兼职研究人员取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每年均承担了广州市委市政府委托或招标的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广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逐步向政府决策智库的建设目标迈进。基地多项成果获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其中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点题

    2013年04期 v.24;No.88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学术论坛【40】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与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探索

  • 由传统商都到现代商都:广州的差距与升级路径

    张昱;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商业中心城市,但从建设现代国际商都的目标内涵来说,广州在国际影响力、开放水平、服务产业发达程度、营商软环境等多个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广州建设现代商都,应从城市的营商环境、商业服务功能、商贸产业层级、商贸模式、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2013年04期 v.24;No.88 5-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 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法治化思考

    张颖;

    广州市政府结合地方现实条件,提出在新型化城市建设进程中,将广州建设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规划设想。从宏观的时代语境以及国家整体的发展背景出发,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不仅仅要考虑实施中的"技术"问题,还必须将这个进程与法治化建设进程统一起来,将发展的价值含量灌注到建设过程中,即整合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与地方法治化发展两大进程,保证建设和地方社会、公民的权利发展诉求能够和谐统一,这才是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与必由之路。

    2013年04期 v.24;No.88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 广州会展业的差距与发展对策:基于与先进城市的比较

    陈龙江;

    近年广州会展业发展提速,但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巴黎、伦敦、上海、北京等相比,广州在会展的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以及支撑要素如高端酒店数量和航空运输的国际化等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同时,会议业发展亦严重落后。为缩小差距,广州需要从加快会展业"十二"规划出台、完善扶持政策等方面采取针对性对策。

    2013年04期 v.24;No.88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4K]
  • 金融创新的国际经验与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

    肖奎喜;黄晓丹;

    现代服务业是打造国际商贸中心的源动力。金融产业体系是现代服务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必须提高金融产业的竞争力,其核心在于金融创新。本文通过对纽约、伦敦、东京与香港等国际大都市的金融发展及创新演变历程作比较分析,借鉴金融创新促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国际成熟经验,并结合广州自身的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促进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对策。

    2013年04期 v.24;No.88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 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研究

    姜怀宇;

    本文能过对城市化路径的理论综述,西方经验的总结,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旧"城市化之弊的分析,提出了广州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目标定位。提出应从家户部门的需求出发来开发城市的功能内涵,从而提升内需并提升宜居性,同时解决西方国家及中国共有的城市化不同技术经济背景下出现的居住、交通,历史空间和产业问题。

    2013年04期 v.24;No.88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经济与管理

  • 广东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思考

    林吉双;陈婉菲;周虹芝;

    中国已成为全球离岸服务外包第二承接国家。作为中国第一外贸大省的广东,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方面与江苏和北京等省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服务外包的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区域特色不明显和处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等,因此需要从产业规划、发展动力、人才培训和商务环境等多方面入手,有效推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2013年04期 v.24;No.88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回馈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资源观的视角

    郑京淑;高阳;

    竞争优势回馈是指海外子公司进行资源的获取、转移和整合,从而逆向提高跨国公司网络的竞争优势。本文基于资源的视角,从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回馈的内涵、资源构成、影响机制和回馈过程等维度,构建了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回馈的理论分析框架,期待本研究能够为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崭新的战略视角。

    2013年04期 v.24;No.88 34-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李晓峰;左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距今已近十二年。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全面分析入世十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中国服务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阐述和判断,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2013年04期 v.24;No.88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古典诗歌中隐喻和转喻互动的类型

    高原;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诗歌的实质是隐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在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那么,诗歌隐喻何以不同?我们发现,古典诗歌中隐喻的转喻的频繁互动,造就了诗歌语言层峦叠嶂的审美意趣。或者说,诗歌的实质是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本文运用Goossens的隐转喻理论探讨古典诗歌中隐喻与转喻互动的类型,并对Goossens的理论提出了修正。

    2013年04期 v.24;No.88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1K]
  • 隐喻喻体所指与隐喻理解

    唐世民;

    研究X is a Y形式隐喻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喻体Y的什么特性被赋予给本体X。特性赋予模型认为,隐喻被理解为范畴包含断言,本体X被赋予一个以Y表示的抽象上层范畴,本体继承喻体代表的特性。但是这个模型没有规定喻体特性如何被赋予本体。本研究提出一个特性抑制加强模型来解释隐喻理解。本研究通过使用一个启动范式来确定喻体是被理解为它的抽象特性还是字面所指的特性,检验了这个模型。实验结果发现,隐喻启动妨碍了对应字面句的理解。数据的总体特点支持特性抑制加强模型作为隐喻理解的机制。

    2013年04期 v.24;No.88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认知型情态在商务信函中的人际意义研究

    马嫣;

    情态是功能语言学范畴内人际意义研究的重点,认知型情态作为情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人际意义。论文以Martin(1992)归纳的认知型情态分类为依据,结合Halliday(1994)对情态的高低赋值和主客观向度的研究,分析了其在商务信函中的实现手段,并提出了认知型情态在其中体现的人际意义:使命题更客观、符合礼貌原则、承担或避免责任和建立上下级关系。

    2013年04期 v.24;No.88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待语音学习成就态度的性别差异研究

    林秋茗;

    本研究通过定量研究方法考察英语专业学生对待自我以及他人语音学习成就的态度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男生更认同男性语音,而女生更认同女性语音;(2)男生更能接受差的语音;(3)男生更认为他人的语音需要进一步改进;(4)女生对各语音样本之间的差距比男生认为的要大;(5)男生的语音自我评价比女生稍高,对提高语音的信心比女生稍大。本文试图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解释这些性别差异的原因,并指出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性别差异特点因性施教,充分发挥男女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各自优势,培养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学习潜力。

    2013年04期 v.24;No.88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文学与文化

  • 水文化影响下的广东与曼谷古建筑——基于跨文化研究的视角

    林秀梅;陈诗;

    广东与曼谷的古代建筑样式均是干栏式,这种建筑样式都是在广东与曼谷相似的水文化中孕育而来的。然而,时至今日,干栏式建筑早已被广东人所遗忘,而曼谷的干栏式建筑则成为泰国建筑的特色,成为世界游客关注的焦点。古建筑在广东与曼谷的变迁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命运?本文根据"相似区域比较法",从两地人民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与气候、经济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2013年04期 v.24;No.88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 论西方黑色幽默流派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

    李曙豪;

    黑色幽默是西方的一个影响广泛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在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传入中国,受到广泛欢迎,并对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悲苦严正的整体风格,颠覆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审美惯性。因为具有一定的批判意识,具有一定的时代进步性,但随着社会转型的完成,它最终难以成为当代文学的主流。

    2013年04期 v.24;No.88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 “局外人”的艺术追求——论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凯·瑞安

    李嘉娜;

    凯瑞安能够从近年诗人如织的美国诗坛里脱颖而出并频频获奖是一个奇特的现象。瑞安作为诗坛曾经的"局外人",孤军奋斗20多年最后成功,对其成功后的反思和启示不啻是对美国当代诗坛诗人运作方式的一次反讽。瑞安仰慕迪金森天马行空的感觉力;汲取了莫尔理性的因子和细致观察的技巧,再结合当代后现代主义的时代特征和自己的个性特点,最终成功地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2013年04期 v.24;No.88 71-7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 现代俄罗斯大众传媒中的关键人名Дэн Сяопин(邓小平)

    杨可;

    邓小平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人名ДэнСяопин(邓小平)也因此成为当今俄语中的"时代关键词",频繁出现在俄罗斯媒体中。本文旨在展现该人名在现代俄语大众传媒中所完成的不同语义功能和修辞功能,着重分析该关键人名的隐含性用法。

    2013年04期 v.24;No.88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2K]

翻译学

  • 陌生的葛浩文与熟悉的葛浩文——葛浩文小说翻译艺术究指

    张艳;

    "陌生化"手法是小说家用语言进行创作的惯用手段。小说翻译中处理好原文"陌生化"手法对于保留文学作品的文学特质意义重大。葛浩文再现原作"陌生化"艺术手法策略有三:大胆组合、变形与再创造,寻找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删除不译,消除文化陌生化;根据具体语境,采取变通意译。如何灵活把握和传达中国文化与保持译文可读性之间的平衡,以高度神似的熟悉效果创造性移植、还原原作"陌生化"之美是本土译者需要从葛浩文身上汲取的重要启示之一。

    2013年04期 v.24;No.88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 论诗歌翻译中视觉形象的保留

    刘扬;

    诗歌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文体。很多情况下,诗歌的形式同内容一样,是表达诗歌主题的一个方面,它与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诗人为了表达主题的需要,有时会采取破格、变异等手段,使诗歌形式产生视觉形象,这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翻译时,译者应竭力通过保留原诗的图形特点等手段来保留原诗的视觉形象,使其在源语和目的语中给受众传递的信息基本一致。

    2013年04期 v.24;No.88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政治与社会

  • 回归前后香港政府施政报告内容分析的对比研究

    王加林;李玉坤;

    本文对比了香港回归前后22年的政府施政报告内容发现,回归前港英政府更多地关注香港的政治建设,回归后特区政府更关注经济建设,港英政府和特区政府文化生活方面的表述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不同。由此揭示,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之间互为建构的关系。

    2013年04期 v.24;No.88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 论文化的政治性及其对宪政文化研究的启示——以文化内涵之流变为考察视角

    朱海波;

    古汉语和英、法、德等各国语言中,文化作为语词起初皆有"教化"之内涵。在西方自17世纪文化成为复数概念,到马修阿诺德于19世纪中期提出通俗文化概念以来,文化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某种政治立场交锋的范畴。而文化作为概念,对其定义结构的解析说明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利益调和及政治教化的过程。文化研究因而具有政治功能,并对宪政文化研究在目标、功能与范围定位上提供了借鉴。

    2013年04期 v.24;No.88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高等教育研究

  • 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出路

    钟凯雄;

    大学生党员属于高校中的优势学生群体。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主体性缺失导致教育管理效果不佳的突出问题。走出这一困境的出路在于重建其主体性,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构建以生为本的党员发展性教育机制,实现大学生党员主体价值回归。

    2013年04期 v.24;No.88 97-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 海外分校: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探析

    吴艳云;

    跨国高等教育的发生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设立教育特区,允许外国大学在我国设置分校是跨国高等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新模式,这一办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3年04期 v.24;No.88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 不同字幕英文电影对接受性及产出性词汇的影响

    李天颐;辛铜川;

    有研究证明,看英文电影能产生附带词汇习得。但观看不同字幕类型的英文电影对词汇的各维度(接受性与产出性词汇)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仍有商榷。本文对此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教学结合放映双语字幕电影可全面提高各词频接受性词汇,效果优于英文单字幕和无画面的字幕电影。

    2013年04期 v.24;No.88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1K]
  • 基于“仿说”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分析与探索

    赵倩;

    相对于读写水平而言,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显得较为薄弱,尤其表现在语言实际应用场合。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点以及二语习得的理论框架下,着重分析了"仿说"模式的特点及其对于提高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设计"仿说"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途径,以探寻更为有效的新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听说水平上获得实质性提高。

    2013年04期 v.24;No.88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

访问量:55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