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政党政治中的“政权党”现象分析

    王树春;

    在俄罗斯的政党政治中没有真正意义的执政党,却存在着一种奇特的“政权党”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深刻反映了俄罗斯政党政治的不成熟性,也说明了俄罗斯的民主政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本文分析了俄罗斯当前主要“政权党”特点和异同,并对俄罗斯今后政党政治的走向作了论述。

    2006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超越“中”/“西”——有关西方中国形象的研究

    施爱国;

    本文通过对历史上西方中国形象的概括、总结与思考,倡导了一种消除各自文化上的形而上学和本质主义,超越中/西对抗的立场,建构一种对话、互渗、共生的新型中西关系。

    2006年01期 9-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论商业秘密保护中的不可避免披露原则——以李开复事件为例

    黄丽萍;刘丽玉;

    近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跳槽Google引发微软诉讼的事件受到广泛关注,也由此引起了人们对如何避免掌握公司重要商业秘密的高层管理人员离职并加盟原公司的竞争对手而可能引发商业秘密泄露问题的重视。不可避免披露原则是美国法院在司法审判实践中逐步确立的一项用于防止商业秘密被潜在披露侵害的制度。本文透过李开复事件,论述了该原则的形成、确立该原则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并对如何构建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中的不可避免披露原则提出若干建议。

    2006年01期 12-1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论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

    陈勇;

    全球化导致全球市民社会的形成,从而导致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影响力越来越大,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已经具备了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的能力,且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直接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能力。面对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日趋活跃和重要的现实,各国应正视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问题。

    2006年01期 16-1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我国契约型基金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贺显南;吉娴;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上基金发起人与基金管理人为同一人,基金治理结构存在明显缺陷,致使基金运行中出现基金持有人监督机制缺位,基金托管人监管软弱,对基金管理人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弱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强化基金持有人、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管,完善对基金管理人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2006年01期 19-2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工作压力、压力源与工作态度关系的实证分析

    吴清津;张秀娟;李洪西;

    笔者对7家IT企业的383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IT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压力源与工作态度之间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1)工作任务负担和角色模糊是造成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2)工作压力直接增强员工的离职意向;(3)员工的工作任务负担、角色模糊、上级的支持、知识更新的迫切性对工作满意感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并通过工作满意感,间接影响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离职意向。

    2006年01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英语中的作格结构与语态三分法

    尹洪山;杨连瑞;

    作格动词的特殊用法引发了研究者对英语语态的重新思考,传统的语态二分法难以合理地解释语言中的作格结构,Halliday为此提出了中动语态概念来克服这一缺陷。本文首先讨论了英语作格动词和中动语态的关系,分析了学习者中介语中的语态偏误,并提出了针对作格动词的教学建议。

    2006年01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外语课堂学生沉默与教师的教学风格

    谢元花;

    从理论上讲,在外语教学中采用交际教学法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可是,通过作者的观察,对同事的问卷调查以及交谈,笔者发现在许多课堂上,大多数的学生都不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不愿作小组讨论后的发言报告。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造成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保持沉默的五种原因学生的个性、谦虚、缺乏自信以及沉闷的课堂气氛和无吸引力的提问;进而阐述了这五个因素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紧密相关。最后根据本研究的发现提出了活跃课堂气氛的策略。

    2006年01期 30-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对加拿大国际收支的数量分析——基于货币供求角度的实证分析

    郝雁;

    本文以国际收支的理论与宏观经济运行理论为基础,结合加拿大经济与金融的运行特点,构造了加拿大的国际收支函数,用数量方法分析了加拿大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货币供求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的传递机制,并对调节加拿大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作了初步探讨。

    2006年0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与基督教文化的连续性

    肖四新;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与基督教文化之间是扬弃、承续与超越的关系,而不是对立。其连续性具体体现在对人的理解、现世观念、知识与理性法则、回归原初基督教信仰、对人性的追问和对理性的怀疑等方面。

    2006年01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去吧,摩西》中终极精神价值的建构与解构

    管建明;

    福克纳被标定为代表性的现代主义作家的原因,与其说是他和乔伊斯和艾略特一样大胆采用先锋革命性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一个破碎化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他们在20世纪精神意义匮乏中,寻找人类终极精神价值上存在着共性。但福克纳的深刻性还表现在其作品中存在的悖论,即在建构精神价值的同时又在对其合理性进行置疑。在《去吧,摩西》中,福克纳在揭露南方奴隶制的罪恶和种族不平等以及北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同时,努力建构一个像济慈的希腊古瓮一样的乌托邦的唯美的道德价值模式,来救赎南方的罪恶,但同时福克纳又在南方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试图消解这种价值模式,从而表现出一种自我解构的倾向。

    2006年01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海明威作品中文学极简主义的体现——以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对话部分为例

    杜寅寅;

    具有文学极简主义特征的故事是通过对话和完美的表面细节部分来讲述一个故事,而不是靠叙述者反省的评论和角色来讲故事。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极具这一特征的一部作品。作者省略了故事中对话部分话语发出者的身份,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话语发出者模糊身份的确认,同时也揭示了该作品的主题。

    2006年01期 47-49+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论泰华客籍作家的创作特色

    方尤瑜;

    泰华客籍作家创作是泰华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主流地位,注重文学描写的真实性,深厚的客家文化精神底蕴,现代性因素的融入四个方面探讨泰华客籍作家创作的特色。

    2006年01期 50-5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丘逢甲——台湾近代客家文学之祖

    赖婉琴;

    丘逢甲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诗人、教育家,也是台湾近代客家文学之祖。作为爱国诗人,他以诗针砭时弊,抒写忧世济世的怀抱、思乡之情和恢复之志。其诗具有英雄豪杰慷慨激昂、雄伟悲壮的风格。他又是近代“诗界革命一钜子”,诗歌最能体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作为一位客籍诗人,他写出不少具有客家山歌风味和客家乡土风情的作品。

    2006年01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日语TARA条件从句的语气形式与交际功能

    陈访泽;徐淑丹;

    本论文以TARA条件从句为例,参照日语描写语法研究会(2003)中的语气体系,即把语气分为六种评价语气、认识语气、说明语气、表现类型语气、礼貌语气和传递态度语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语气形式在TARA条件从句中能否出现,以及是否具有交际功能。考察结果表明在TARA条件从句中,评价、认识、礼貌三种语气可以出现一部分语气形式,说明语气可以出现全部形式。在交际功能方面,认识、说明这两种语气只有一部分语气形式具备交际功能,而礼貌语气的语气形式全部都具备交际功能。

    2006年01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被动句的语篇功能和认知理据

    王晓军;

    根据功能语言学和语篇语言学原理,被动句具有语篇衔接功能、语篇交际意图功能和语篇聚焦功能。在此基础上试图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模式来阐释该功能。

    2006年01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英、日、汉语中的通感现象——从心理学到认知语言学

    伍敬芳;赵湘波;

    本文从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切入,对英、日、汉语中语言的通感现象进行了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的多维详细剖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人类语言中的通感现象。

    2006年01期 65-6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多维释义”理论学理探析

    陈伟;

    传统词典的释义原则与方法自身存在着难于解决的缺陷,从根本上制约了词典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多维释义”理论是在词典释义方面的一个新探索。本文认为,该理论结合词典学理论与新形势下的词典编纂实践,对词典释义进行了系统、科学地梳理与研究,形成了一个具有理论基础、认识论本质、发生论本质、本体特征、价值论本质的多元理论体系,从而构建出现代词典释义的一个新范式。

    2006年01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涉外广告文案的文化差异分析

    郭海鹰;

    文化是广告文案撰写的重要参照体系之一,对广告的文化内涵及其中外差别的研究,则是涉外广告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相异性在广告文案中的体现,探讨广告文案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和涉外广告文案创作中应注意的文化差异问题,为寻求全球化环境下产品与文化之间的沟通渠道和契合机缘提供参照。

    2006年01期 74-7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提高大学核心竞争力 推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

    徐真华;袁长青;

    本文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特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面对珠江三角洲经济竞争优势相对弱化的情况,广东应通过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推动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06年01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发展的限制因素分析

    俞建耀;

    本文从自主学习的本质内涵出发,探究来自社会教育环境和自主教学模式自身问题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瓶颈性制约因素。其一,旧的四六级考试已不适应自主提高综合语言能力;其二,教师缺乏课程自主权;其三,环境改善后,自主学习评估机制缺位仍是制约推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研究须借鉴教育领域形成性评估和成长档案袋实践研究,有望取得突破和长足进展。

    2006年01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EAP,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领域

    罗娜;

    目前在我国,学生公共英语水平日益提高和大学毕业生专业英语交流能力日益受到重视,EAP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双语教学①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EAP水平,但如果没有EAP教学的支持,双语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实际上,我国高校目前已经完全具备了普及EAP教学的客观条件。在我国现阶段乃至将来,EAP教学仍然是大学英语教学重点之一。

    2006年01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探研——以广东工业大学团组织实践为例

    陈卓武;黄培清;

    服务大学生就业是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与大学现存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存在互补性,也具有自身的优势。高校共青团要积极挖掘优势,拓宽服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渠道。

    2006年01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西班牙语虚拟式中的虚与实

    何仕凡;

    在我国西班牙语教学中,虚拟式是一个难点。导致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专门论述西班牙语虚拟式用法的参考书太少。虚拟式的用法虽然可以根据不同情形细分为十余种,但纵观其用法,不外乎“虚”与“实”两大类。本文着重剖析西班牙语虚拟式中的“虚”与“实”,以求理清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能更快捷、准确地掌握西班牙语虚拟式的用法。

    2006年01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语言交际——第四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

    方建军;

    2006年01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简介——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

    2006年01期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下载本期数据

期刊名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英文名称: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创刊时间:1990

出版周期:双月刊(单月30日出版)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编辑出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编委会主任: 石佑启

主 编: 孙毅

国内刊号:CN44-1554/Z

国际刊号:ISSN 1672-0962

访问量:567772